從藝術進駐到社區共創:基隆太平山城藝術節計畫
社區居民共創是我們首要在意課題。為了讓參與者透過藝術對山城社區有鮮明印象,帶動社區藝術共創,本次藝術節活動規劃分成十個子題:1.藝術家作品邀請及展出;2.藝術家作品導覽;3.民眾參與藝術共創活動;4.線上活動參與;5.手作體驗工作坊;6.藝術手創市集;7.走讀與走繪;8.藝術節志工培訓;9.小型演唱會;10.社區空間活化之展現。規劃了四個活動場域,設計出山城地圖集章,場域空間的開放與展示規劃,將這些年在太平山城社區空間活化的經驗,分享給社會大眾。邀請更多人體驗藝術,激盪出對於社區與藝術共創的感受與想像。活動從四月開始陸續暖身,包含志工培訓,共創工作坊,藝術家交流等活動。五月初兩天活動。故估計兩天參加活動人次為500-600人次。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
2019/12/18
殷寶寧
一、團體簡介:
1.「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由殷寶寧以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師生為主要班底,邀請各文化領域經驗豐富、具推動文化藝術公共事務熱忱的專業人士共同組成。
2.協會於2019年底正式成立。同年度即已申請獲得文化部文資學院推廣計畫補助,辦理「戀淡水:滬尾文資學堂」系列活動,在淡水地區執行長達一年的帶狀社區文化資產教育推廣課程,規劃執行共計四十場講座與深度導覽課程,累積參加人次約一千人次,活動品質與參加人數均獲得肯定。此外,為強化年輕族群關心在地文化事務,年度間舉辦四場次文化藝術創意市集,邀請藝術家與創意工作者,透過參與式的藝術創作展演,吸引年輕人貼近淡水重建街的歷史街區。
3.2020年同樣爭取文資學院推廣教育補助計畫,從原本以淡水為據點,擴大為淡水河流域的淡水、大稻埕與艋舺這三處歷史聚落為場域。計畫命名為:「戀戀淡水河:淡水河流域聚落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活化」,以每月舉辦兩次工作坊的方式。共計舉辦了二十四場次的課程,且同樣搭配辦理創意市集活動,累計參加人次近千人,並在此過程中,跟許多推動在地文史保存的團隊建立串連網絡。
4.2021年,再次微調計畫構想,主要考量前兩年活動辦理,多為長期關注地方文史的熱心同好,不乏諸多退休人士。然計畫精神希望能將這些價值推廣到更多年輕世代,從小紮根對文化事務的關切。故改邀請包含輔仁大學博館所、文化大學建築系、台藝大古蹟系與東吳大學社會系四位大學教授合作,以期經由大學教師的大學生社群,以大手牽小手的教育模式,將活動的推廣教育族群,向下拓展到中小學生。雖同樣爭取獲得計畫補助,但受限於疫情等因素,辦理場次大幅縮水,最終無奈需取消。但至少成功辦理中小學生體驗木雕、剪黏與彩繪三種傳統工藝手作等課程。
二、本協會近年重要計畫:
1.2022年4月,爭取「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獲30萬元補助,以執行國防部13處保留眷村手繪圖文書出版,及守護眷村文化人才培育計畫。
2.2022年6月,共同執行太平山城藝棧計畫,試圖以藝術行動與計畫,帶動對社區與地方活化的討論及可能的實踐。
3.2023年,申請國藝會補助,執行「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4.2024年,持續進駐太平山城藝棧,預計執行太平山城藝術節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