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種蕨得嚼——新類型公共藝術栽植計畫Fern's Planting into Edible Landscape: New Genre Public Arts Project on Place Cultivation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種蕨得嚼》是一個以可食地景為實踐方法的公共藝術建置計畫,於2022-2023一年間,選在「雨」日俱增的基隆山城進行一系列的先期研究暨跨域共學計畫,計畫秉持「永續發展」與本國《文化基本法》第二條:「保障所有族群、世代與社群之自我認同,建立平等及自由參與之多元文化環境。」開啟藝術文化工作者、植物學專家和在地民眾之間,對原生植物和飲食文化的文化範圍書寫。

本次先導計劃的活動板塊為「藝術家培育計畫」、「蕨類方舟」、「永續工作坊」和「出版計畫」;計畫經費申請主要作為藝術家進駐期間之住宿補助、延請跨領域專家擔任藝術家顧問暨工作坊講師之用,以鼓勵藝術文化工作者親近土地、熟悉台灣原生生態。提供藝術家一個潛心進行跨領域創作研究的專業生涯發展機會,同時也為社區的生態多樣性盡一份心力。

顯示完整資訊
展場圖片
活動紀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

立案日期

2019/12/18

負責人

殷寶寧

團體簡介

一、團體簡介:

1.「台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由殷寶寧以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師生為主要班底,邀請各文化領域經驗豐富、具推動文化藝術公共事務熱忱的專業人士共同組成。

2.協會於2019年底正式成立。同年度即已申請獲得文化部文資學院推廣計畫補助,辦理「戀淡水:滬尾文資學堂」系列活動,在淡水地區執行長達一年的帶狀社區文化資產教育推廣課程,規劃執行共計四十場講座與深度導覽課程,累積參加人次約一千人次,活動品質與參加人數均獲得肯定。此外,為強化年輕族群關心在地文化事務,年度間舉辦四場次文化藝術創意市集,邀請藝術家與創意工作者,透過參與式的藝術創作展演,吸引年輕人貼近淡水重建街的歷史街區。

3.2020年同樣爭取文資學院推廣教育補助計畫,從原本以淡水為據點,擴大為淡水河流域的淡水、大稻埕與艋舺這三處歷史聚落為場域。計畫命名為:「戀戀淡水河:淡水河流域聚落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活化」,以每月舉辦兩次工作坊的方式。共計舉辦了二十四場次的課程,且同樣搭配辦理創意市集活動,累計參加人次近千人,並在此過程中,跟許多推動在地文史保存的團隊建立串連網絡。

4.2021年,再次微調計畫構想,主要考量前兩年活動辦理,多為長期關注地方文史的熱心同好,不乏諸多退休人士。然計畫精神希望能將這些價值推廣到更多年輕世代,從小紮根對文化事務的關切。故改邀請包含輔仁大學博館所、文化大學建築系、台藝大古蹟系與東吳大學社會系四位大學教授合作,以期經由大學教師的大學生社群,以大手牽小手的教育模式,將活動的推廣教育族群,向下拓展到中小學生。雖同樣爭取獲得計畫補助,但受限於疫情等因素,辦理場次大幅縮水,最終無奈需取消。但至少成功辦理中小學生體驗木雕、剪黏與彩繪三種傳統工藝手作等課程。

二、本協會今年重要計畫:

1.2022年4月,爭取「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獲30萬元補助,以執行國防部13處保留眷村手繪圖文書出版,及守護眷村文化人才培育計畫。

2.2022年6月,共同執行太平山城藝棧計畫,試圖以藝術行動與計畫,帶動對社區與地方活化的討論及可能的實踐。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