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好地下藝術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好地下藝術空間」經營邁入第七年,作為花蓮在地當代藝術空間,我們將空間視為一個平台,本計畫「當代攝影專業平台三年經營計畫(第一年)」服務內容主要著重於持續推展優質的展演活動,推動花蓮地區的攝影藝術教育,作為花蓮在地專業成長與交流的平台。包含展覽、講座、工作坊、討論會、國際駐村、教育導覽、假日藝術學校課程等,以長遠經營為目標,讓專業人士與一般大眾能夠在花蓮就享有豐厚的攝影教育資訊。

在今年度計畫當中,策劃了三檔展覽,包含藝術家邀請展、攝影書展、駐村創作展,也開放讓實驗性的申請展進到好地下;並以展覽為核心延伸辦理相關講座、工作坊與討論會活動,也規劃假日藝術學校課程與教育導覽推展藝術教育,也邀約在地藝評人撰寫展覽評論,並針對年度重點講座做影片與文字的紀錄公開於網路上,展場的好書舖也持續運作中,有許多觀眾都會在看完展後持續在書舖翻閱不同的攝影書。

1.「策展人制度推展專業展覽執行與外界機構資源引介」

邀請專業影像研究者侯鵬暉策劃藝術家羅惠瑜創作個展、李俐亞以檔案為題策劃攝影手工書展、藝術家駐村展由藝術總監田名璋策劃,透過駐村串起台日兩地的交流。此外我們也和香港光影作坊合作,展出第二屆攝影樣本書獎入圍作品,作為其國際巡迴展的其中一站,引介更多的外部專業資源至花蓮。

2.「聚焦於展覽為核心發展相關延伸活動做深度學習與在地藝文社群培育」

為了讓展覽更深度的學習,共舉辦8場攝影講座、2次攝影工作坊、2次創作討論會、4門8堂假日藝術家學校課程,講師包含:吳尚霖、李威辰、羅惠瑜、侯鵬暉、陳明惠、姚瑞中、高澤賢治、黃郁修、蔡文祥、簡吟如、游本寬、蘇厚文、楊佳馨等人,透過多元的活動提供花蓮攝影創作者的學習和創作靈感與刺激。

3.「國際專業的引介與交流」

今年邀請具有豐富評論指導經驗的日本寫真評論家高澤賢治來台駐村,辦理了講座、討論會、工作坊等活動,議題涵蓋私寫真、台日寫真異同、日本獨立藝廊攝影家與出版等,與花蓮攝影創作者們有許多的討論交流,帶入相當豐沛的創作能量。此外,與香港光影作坊的合作展出,拓展了彼此的交流,展期間也邀請其駐台南董事來到花蓮分享。

4.「教育導覽的積極推動」

在今年度計畫中,我們邀約了花蓮各年齡層的學生與不同領域的團體,包含:禪光寺/花蓮寺禪光分院/瑞穗禪光分院、花蓮女中、明義國小、國風國中美術班,針對展覽內容與導覽對象設計活動課程,做深度的藝術教育推廣。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好地下藝術團

立案日期

2017/01/12

負責人

田名璋

團體簡介

好地下藝術團(好地下藝術空間)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將優秀的當代藝術帶給觀眾,期望讓當代藝術長期缺乏的花蓮,能夠擁有屬於在地的當代藝術空間,為花蓮做長期耕耘,聚集多元的藝術文化能量,扮演在地當代藝術、實驗、交流與學習的平台。我們引介國內外各地藝術家來此展覽,並希望培育在地藝術新秀,讓創作者有發揮的場域,我們的活動包含:展覽、國內外藝術家駐村創作、講座、工作坊、創作討論會、教育導覽、國際交流等。

重要活動:

1.專業策展執行

自2021年開始以策展人制度來運作展覽,有專人專責負責每檔展出,讓不同策展人發揮專長,使多元策展聲音進入好地下,並提升展覽的專業性。內部策展人劉曉蕙負責對外策展,2023年原文會委託「複眼觀:消失與定格的肖像」原住民攝影展以及與花蓮日日工作室合作的ArtMeGo藝術街區策展;協同策展人羅惠瑜負責年度藝術家邀請展,2021至2023年曾策劃過藝術家曾鈺涓、莊媖智、劉芸怡等人的攝影個展;協同策展人汪曉青負責青年藝術培力計畫暨策展;藝術總監田名璋負責藝術家駐村展與申請展策劃。年度攝影書展則邀請不同客座策展人策展,曾合作策展人包含:蔡胤勤、傻瓜書日、蘇懿禎(蘇蘇)、李俐亞。

2.國際交流:藝術家駐村與韓國大邱長期雙邊交流

這幾年好地下藝術空間持續往外與不同國家發展交流,主要項目為藝術家駐村及與韓國大邱的長期雙邊交流。在2023年的國際藝術家駐村邀請來自日本的野村惠子,駐村期間舉辦了工作坊、講座與成果展出開幕當天邀請到來自沖繩的民謠歌手上里邦子到花蓮演出,在駐村期間,在2018、2019年曾經來到好地下藝術空間駐村的藝術家赤鹿麻耶、藤岡亞彌也特地回到花蓮,藉由國際駐村不僅帶入新的創作能量進到花蓮,也發展出深刻的友誼連結。與韓國大邱的連結起自於2018年,長期的雙邊交流內容包含:藝術家交換展覽、合作策展、出版等。歷年來引介了多位藝術家到雙邊駐村展出,疫情期間也以線上合作的方式,出版了藝術家汪曉青的首本攝影集《翻轉母職》,而在疫情過後國際交流恢復常態後,與韓國大邱攝影家們共同策劃「2.28x二二八 台韓攝影家聯展」在韓國大邱展出,展覽藝術家包含:潘小俠、沈昭良、羅惠瑜、汪曉青、田名璋、黃郁修、張用根、禹東允、郭範錫、韓相權、朴珉雨,也同步出版展覽攝影書,並規劃「2.28x二二八 台韓攝影家聯展」於2025年在台灣展出。

3.藝術教育及人才培育

每一檔展覽我們都會尋找一個合適的單位進行教育導覽,執行兩年多已累積至少有20個單位以上,包含育幼院、幼稚園、小學、國中小、高中、大學與研究所、社區長輩、退休軍人協會、牙醫公會、藝文團體等,主動打破同溫層,精心策劃教育導覽,作為推動全民藝術教育的積極方式之一。而在專業藝術人才培育上,「花蓮青年創作培力計畫」由藝術家汪曉青帶領,一年一期,目前已累積五屆的創作者,並自2023年起由一年期改為兩年期,做長期深度藝術創作培力,陪伴有志創作的年輕創作者。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