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邱承宏個展

邱承宏

  • 觀音-邱承宏個展|邱承宏|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觀音-邱承宏個展|邱承宏|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觀音-邱承宏個展|邱承宏|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觀音-邱承宏個展|邱承宏|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計畫〈觀音 邱承宏個展〉自實施的過程中,歷經材料的蒐集、製作、場佈花了近六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期間獲益良多。由於展覽前做了許多田野工作,重新的蒐集一些關於花蓮大理石場的歷史,並且內化之後運用於此次計畫之中,特別是在這次作品計劃中,與花蓮的佛像雕刻師傅合作,了解了很多佛像雕刻的知識,受益匪淺。而在展覽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專家學者前來觀賞,並且也有許多周邊社區的居民前來觀看展出,雙方互動良好,透過這樣的展覽活動引領了社區藝文的氣息,並且讓我重新思考了展覽活動與社區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展覽及藝文活動在台灣的重要性。

展覽作品說明:

觀音面容在雕刻師傅一敲一鑿中慢慢浮現,散落一地卻仍沾染著神祇氣息的大理石碎屑,在《觀音》作品裡幻化成一隻隻活靈活現的動物形體。蒐集─清理─重塑,從大理石、菩薩像到動物雕塑,藝術家活化了通常被視為廢材的鑿刻剩餘物,重新形塑成象徵吉祥長壽的仙鹿,邀請人們依人與物的關係圖示,並且沿著媒材轉化的線索,前往物質的精神國度。在這件民間信仰文化圖像昭然若揭的作品裏,邱承宏以慣有的溫厚抒情調性轉動了物質既定的單向操作,塑造出潛藏在物質裡卻能依不同情境湧現的想像;他帶著對於父執輩手工技藝的緬懷,持續進行一項關於歷史、社會和宗教的藝術/情感轉化工程。

顯示完整資訊
展場圖片
作品明細表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