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

阿伯樂戲工場

  • 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阿伯樂戲工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阿伯樂戲工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阿伯樂戲工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阿伯樂戲工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阿伯樂戲工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阿伯樂戲工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阿伯樂戲工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阿伯樂戲工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表演訓練的方法繁多,各家有各家的獨到見解之處;但縱觀全台灣,多元樣貌的表演工作坊多半集中於北部。中南部表演工作坊開設的機會就已稀少了更遑論種類的多樣化。因此,此次「群戲工作坊-透過默劇了解群體與空間」邀請到新加坡跨文化戲劇學校正統訓練出身的張庭溦老師與其助理凱瑟琳老師來舉辦的群戲工作坊可說是讓人耳目一新。兩位老師均為專職演員,參與過的作品不計其數,在當地亦有其知名程度,表演經驗可說相當豐富,為台南提供了不同面向的表演訓練觀點。

此次參與工作方的人數為十一人,老師及助理老師在帶領的過程可以有效且充份的掌握每位學員的狀態與變化,在每一次的課堂間與課堂後都會提出指點,且不會一昧的只是稱讚,而是具體且實在的建議。因為人數不多,每一位學員的特質與表現會被放大,老師得以有更多且更深的觀察,不會只有停留在表面粗淺的提點,這一點在強調表演訓練的工作坊之中尤其重要,因此,對每一位學員來說,效果更強、更有用。

此番「群戲工作坊」分為三大主題,從表演的方法演技著手,分別是:材料、動詞、觀點方法(View Point)

1、元素的質地從肢體延伸的話語

材料的部分延續了上一次工作坊的內容,從火、風、土三大元素開始,讓學員感受這三個元素的質地、形狀、味道和感覺,漸漸地從元素慢慢進展,越來越濃烈、越來越茁壯,最後凝聚發展成材料物質:火變成了火山;風變成了衛生紙;土則茁壯成黏土。等到身體掌握了這些元素的質地之後,漸漸地開始內化,動作逐漸減少,元素的質感被放在語言上,變成台詞呈現了出來,說出的話飽含了三大元素的質感。

2、默劇訓練手法與強調群體的概念

動詞的方法是來自馬歇馬叟的默劇訓練手法,從中選擇了爬、推、拉、聽、讀、抬和撐這幾樣動詞,而群戲的精髓在於演員間的相互凝聚與感知,一起呼吸、一起感受、一起創造,因此在這些動詞進行的過程當中,學員們必須得要互相傾聽彼此的身體感受和呼吸,只要有一方置身事外,便無法成功完成,不同於一般常見的表演訓練較為訴諸與關注自身,在這個活動裡,群體的重要性大為提升,過程中有學員便分享:「在即興過程中,常常不是你想做什麼,而是群體想做什麼,所以你做了什麼。」

3、觀點表演方法創造即興能力

第三個觀點方法則分成了九大觀點:持續性、節奏、重複、動覺反應、空間性關係、形狀、建築、地形和姿勢。每一次只關注在一個觀點上,以即興的方式發生,同樣地,群體的概念也在此刻被放大,學員們必須關注其他人正在進行的事,在觀點執行的基礎上去即興創作。幾次的訓練下來,學員們即興表演的能力獲得了大大的提升。表演除了本身被設定好可以重複練習到接近完美的技能之外,即興的創造能力也是十分重要,外面的表演訓練多半專注在情緒、肢體的模擬與掌握,較少談到如何在即興,且又是群體的狀態下,將表演更臻完美。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課程師資表
文宣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