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劇場工作坊《身體與語言的流變》

亞戲亞

  • 日本劇場工作坊《身體與語言的流變》|亞戲亞|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日本劇場工作坊《身體與語言的流變》|亞戲亞|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日本劇場工作坊《身體與語言的流變》|亞戲亞|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日本劇場工作坊《身體與語言的流變》|亞戲亞|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日本劇場工作坊《身體與語言的流變》|亞戲亞|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日本劇場工作坊《身體與語言的流變》|亞戲亞|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亞戲亞」創團目標是希望透過翻譯或演出將日本文本引介至台灣,期望能成為民間台日戲劇交流的一個橋樑。2017年即積極推出與「亜細亜の骨」(日本)跨國合作的創團演出《TRANS恍惚》,在演出前一個星期全部票房已售完,觀眾動員人數5場合計390人次,上座率到達97.5%,我們由此推斷台灣劇場觀眾是期待亞戲亞的活動以及關注與日本劇場的交流。同時間,亞細亞的交流範疇也不侷限於舞台上的演出,藉由與台灣當地劇團合作的契機,邀請鳴海康平、松島誠兩位多次與台灣進行交流合作的藝術家,首次來台帶領劇場相關人士進行工作坊。

鳴海康平自受邀關渡藝術節演出改編契科夫的作品《海鷗》後,即受到臺北藝術大學師生的注目, 並於近年來與「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展開為期三年的合作計畫,固定每年皆會在台灣發表國際共同製作的作品。松島誠早期於Papa劇團的表演即深植台灣小劇場人士的印象中,數年前來台以客席演出者與莎妹合作的《百年孤寂》,就以超乎意料的身體表現震撼全場,也掀起演員們一陣對於他表演訓練的好奇。

本次「亞戲亞」邀請這兩位不同經驗的藝術家,即希望透過更進一步的對話,讓台灣與日本能夠以身體交流文化,以互動代替語言。透過這樣欣賞與刺激的轉化,讓這次的工作坊形成促進國際交流的可能性,也讓台灣的演員們藉此更加了解不同的劇場生態與視野。

實施特色與效益

鳴海康平雖然受過扎實的鈴木忠志訓練,但在自行赴法求學後,將鈴木技巧發展成另一種更輕盈的身體形式,尤其其作品以冷冽的視覺風格為主軸,透過幾乎無機的聲音配樂,演員如何用身體抵抗這樣的舞台形式,就成為本次工作坊的強烈特色。

松島誠則透過基礎,進階的兩個過程,讓學員可以選擇不同階段的課程。他靈敏的提出「素材(material)」、「觀察(observation)」、「翻譯/詮釋(interpretation)」、 「媒介(mediation)」與「操作 (manipulation)」等作用力(funktionen)的五個元素,讓演員不局限於台詞的表現,而更能自由地透過身體去直覺行動,也能更全面地控制自己的身體。

本次系列課程,除了能夠讓學員幾乎零時差的接觸日本劇場文化外,也透過導演、演員的視角,並 且在看似沒有關聯的身體技巧中,連結相互應用的可能,是台灣近年來,少數具有深度與廣度的日本戲劇工作坊。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課程師資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