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第三屆後場樂師進階培訓計畫

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

  • 2024 第三屆後場樂師進階培訓計畫|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 第三屆後場樂師進階培訓計畫|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 第三屆後場樂師進階培訓計畫|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 第三屆後場樂師進階培訓計畫|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 第三屆後場樂師進階培訓計畫|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 第三屆後場樂師進階培訓計畫|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2024 第三屆後場樂師進階培訓計畫」簡介

從第一屆講述後場音樂歷史、編制與組織結構等背景知識之初階課程,至第二屆進行基礎技巧之研習,後場樂師培訓計畫進入第三年,本屆延續第二屆的課程架構,側重在進階的實際應用練習。

該次計畫以傳承為目的,進行倒頭風入松、外江風入松等架構學習,並規劃1場次的免費演出,進行課堂練習劇目之呈現,作為該培訓課程之成果檢核,使學員更融會貫通實際使用之應對。

實施對象:具有傳統音樂相關背景,須懂曲譜,並曾參與過布袋戲後場演出為佳;唯考量到資源之稀缺性,學員須確保全程參與。

授課講師:陳文龍

臺灣臺南人,戲劇世家子弟,主修嗩吶與打擊,後師事文場名師吳清德先生學習殼仔弦(椰胡)與三弦。十七歲便成為歌仔戲伴奏樂師,並開始涉獵北管戲曲音樂與鑼鼓。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課程師資表
研習資料
文宣品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

立案日期

1992/01/21

負責人

曾民光

團體簡介

「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由曾山水創立於民國65年,少年時期曾山水前往戲班拜師學藝,師承五洲派內台天王黃俊卿,南征北討在各地鄉鎮戲院演出,並於民國59年再跟隨(人間國寶)黃俊雄大師,前往電視台協助拍攝《雲洲大儒俠史艷文》; 學藝時期,曾山水秉持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精神,努力不懈的自學徒漸漸升格為助手和主演,成為戲班重要人物之一,出師後成立「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並於民國 93年將劇團交棒予兒子曾民光。

曾民光藝名曾嘉民,為五洲勝義閣第二代現任團主,自小耳濡目染,沉浸在掌中戲的世界裡,並跟隨著父親四處演出,在父親的用心調教與栽培下,技藝逐漸成熟,期望將五洲派的精髓永續傳承下去。 布袋戲是台灣傳統戲曲界中最貼近民間的劇種,相較於人戲,偶戲更可以受到不同年齡層的喜愛。為緬懷父親曾山水先生一生奉獻藝術的生命,生為嘉義大林在地長大的戲班子弟,如今也是一名父親,團長曾民光帶領五洲勝義閣,未來將持續致力於推廣這項傳統藝術。敝團每年舉辦數十場的校園推廣演出及固定於每年暑期舉辦學童布袋戲體驗營及社區媽媽偶服製作體驗營,今年更計畫將布袋戲藝術帶入偏鄉校園,期望地理位置的限制不會阻擋孩童們接觸藝術的機會。敝團希望用布袋戲來說故事給孩子們聽,說那些他們不曾耳聞的民間傳奇,說那些他們可能遺忘的床邊故事,期許自己持續將活潑有趣的鄉野奇聞,藉由活潑生動的布袋戲,從嘉義出發,將最優質、最純粹的戲劇,散播到全台鄉鎮,加深人們對台灣文化的喜愛和認同感。

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連續於108年及109年獲選為嘉義縣傑出團隊鼓勵與肯定,近年來除了保留布袋戲劇團傳統經營模式之精髓,亦適時融入現代劇場管理理念,培訓劇團專業人員,不斷增進團隊包括藝術面與行政面等多方面能力,提高團隊作品之藝術性及親子共賞性,期望吸引更多觀眾接觸與欣賞布袋戲,了解台灣傳統藝術的深度與魅力。在經營劇團的過程中。敝團也深刻意識到傳統布袋戲正在逐漸殞落。傳統布袋戲演員因缺乏一個完整健全的教育系統,成為傳統戲曲中的弱勢族群。敝團於是開始尋找挖掘有意自我提升並在掌中戲領域繼續發展的年輕操偶師,規劃特約專聘演員制度,提供其穩定優先的演出機會及培訓資源, 在有限的資源下仍希望這群有志之士能夠持續成長,成為能夠傳承掌中戲傳統藝術的接班人。

-111年《諸羅傳奇-虎爺插金花》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劇場售票演出

-110年《搞怪囝仔-「逃」少爺》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劇場售票演出

-109年年度製作《搞怪囝仔-「逃」少爺》演出

-109年《封神演義之神童哪吒》演出(大林安霞宮、朝傳宮等)

-108年度製作《西遊記之決戰2度C》巡演

(雲林布袋戲館、協同幼兒園、佛光山南華館、平林國小、三和國小、大林國小、排路國小、大林鎮運動公園等)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