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台北之春」人文誌第三年寫作計畫

丘延亮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丘延亮「六零年代『台北之春』人文誌第三年寫作計畫」創作簡介

六零年代殺戮稍止,特務集團在國民政府要求國際認受性之際,不得不有所緩和及收斂,統治方式由高壓整肅,轉入以蔣經國及其政工主導的文政宰控之中,大氣候畢竟日漸轉變。在世界各地反越戰及反官僚主義的遙感下,台灣的文化場也從潛伏性的冬眠中甦生,漸至茁芽出土。文學、戲劇、音樂、美術、舞蹈的各層面皆見推陳出新的浪潮,匯流於以1968全球學生運動為指標的「文化春啟」,及各地「文化之春」的莽莽巨流之中。在台灣,這時期的風起雲湧之種種,今天看來那個年代實在無愧於一個「台北之春」年代的稱號。

及至於在1968年「台灣民主同盟」案大整肅以後,「台北之春」在暴力下被「人工流產」及至失聲;然而,「台北之春」蔓延於地下的根莖,並未剷除殆盡。約莫十年內,他以鄉土文學論戰等形式再次萌芽。

本計畫完整交代1968年6月在「台灣民主同盟」案大搜捕,「台北之春」消聲匿跡、戛然而止之前的一系列故事。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丘延亮

Name

Chiu Yen Liang

作品紀錄
  • 2014/06

    防天災 禦人禍: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與陳永龍合著)

  • 2008/08

    實質民主--人民性的覺知與踐行之對話

  • 1995/12

    後現代政治

  • 1979/01

    極目田野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