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水龍作品出版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 馬水龍作品出版|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馬水龍作品出版|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馬水龍作品出版|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馬水龍作品出版|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一、無形的神殿-男聲合唱與管絃樂The Invisible Temple, for male chorus and orchestra

2003年11月間一個美好的機緣,參與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路寒袖先生所推展的「玉山學」,造訪了台灣精神聖地,體驗群嶽之冠「玉山」的雄偉與寬容。誠如作家路寒袖先生所言:「無論登頂與否,既入山中,即為山所包容」。的確,登山不僅是觀賞美景讚嘆山的壯麗與險峻,而更重要的在空靈的山中隱藏禪機,讓我們學習到真正的謙卑。當作曲者親臨時刻,心中卻一片茫然而無語,瞬間,想起詩人李魁賢先生一首詩作「無形的神殿」言:

我高高在上
不在乎看得遠   
遠方茫茫       
什麼也看不見

我堅持冷        
靜我內部岩層的  
世界,我獨立
在喧囂的紅塵外

熱氣騰騰的人
來我這裡無形的神殿
回到世間還是熱氣騰騰
什麼也沒體會

作曲者經詩人李魁賢先生的同意,借用詩名「無形的神殿」作為本曲之標題,譜寫作曲者親臨拜訪「玉山」,心中的悸動與感受。本曲創作素材中,亦引用幾首鄒族與布農族原住民之歌,在男生大合唱與管弦樂交織中,分為(一)夜話排雲(二)日出(三)祭神等三大部份,以連樂章形式呈現。

本書特色

(1)本曲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委託創作之作品,完成於2005~2006年,2007年12月中旬分別於台中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演奏廳、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及台北國家音樂廳,指揮家邱君強指揮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及台北愛樂合唱團聯合舉行世界首演。

(2)鄒族與布農族之歌旋律,資料來自於雲門舞集及浩恩出版社(高山的禮讚)所出版之CD,並由我的作曲學生蔡欣微聽寫整理提供,在此一併表示感謝之意。

二、尋-古箏與管弦樂Searching - for Cheng and Orchestra

在傳統樂器系列中,箏、琴、琵琶等,其起源發展均有上千年以上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彈奏技法,如吟、猱、按、放、走吟、壓吟、飛吟、點頓等等各具獨特的表現風格與韻味,為西方樂器所不能及,作曲者多年來意圖從這些不同特性的傳統樂器中,以不同的形式與美學思維,探尋另一層面的音樂意涵。本曲應古箏演奏家黃好吟委託之作品,先以獨奏曲型態呈現,完成於2005年4月中旬,並由黃好吟於「亞洲作曲家聯盟第25屆會議」在泰國曼谷全球首演。之後作曲者再以古箏與管弦樂合奏方式,尋求東、西方樂器不同的音色特質,在主、從兩者交錯中,融合與對話。

本書特色

古箏與管弦樂初稿完成於2006年10月間、美國波士頓Acton寓所。2007年12月中旬由指揮家邱君強指揮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及古箏演奏家黃好吟分別於台中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演奏廳、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及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世界首演。

三、鋼琴奏鳴曲Sonata for piano

本樂曲1974年春天完成於德國雷根斯堡,全曲共分三個樂章,聆賞者可以感覺到各個樂章不同的曲趣與變化。

第一樂章是莊嚴的稍快板,奏鳴曲形式。第一主題莊嚴而有力,為雙元性動機,由其中一動機導出柔和悠揚的副題;全樂章在兩個對立性的主題間交錯展開。

第二樂章為自由曲式,以歌謠風的慢板展開簡短的序,有如詩歌朗誦般。正題樂句隨著吟唱進入,可分為四段,段與段以部分共同的動機串連,一氣呵成。

第三樂章為詼諧活潑、輕巧的快板,節奏變化的幅度帶給人不同的情趣,時而詼諧、輕巧,時而嚴肅、激動,時而引頸高歌,多元情趣的變化並未曾影響到樂念的連貫,這是本章的特性,同時亦是全曲的沸點。

本書特色

本曲世界首演於德國雷根斯堡音樂學院,由德國名鋼琴家Prof. K. Pfeiffer演奏,台灣首演於台北實踐堂由鋼琴家許子珍擔任演奏。

四、關渡狂想曲-鋼琴與管弦樂Rhapsody in Kuan Du

本曲非一般傳統式的鋼琴協奏曲,但鋼琴在整體管弦樂當中,顯然佔有重要主導地位。本曲亦非標題描寫音樂,作曲者家居關渡北側,長久以來對遼闊的關渡平原,在晨曦與晚霞之間,在朦朧的晨霧與燈火燦爛的夜景中,點點滴滴的感受隨興遐想,其創作動機油然而生,以連樂章形式呈現,原名為《關渡隨想》,而後改為《關渡狂想曲》。

本書特色

本曲2000年應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委託創作之作品,隔年4月由指揮家徐頌仁指揮台北藝術大學管弦樂團及鋼琴家王美齡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世界首演。

顯示完整資訊
封面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