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台灣夢想巡迴
周先生
2011年夏季,回到台灣,繼續這不曾停止的舞蹈旅行,3座城市,6個場域,12場演出。
只為,跳舞給你看。
翻出媽媽阿姨們衣櫃中的花洋裝,復古樣式與青春肢體的結合,激盪出美好年代的舊時記憶。編舞家周書毅以個人在世界各地駐村演出創作,及對城市生活的細膩觀察與自省,共同與舞者們集結生命經驗,以日常動作和抽象的肢體語彙,表達得失與悲喜,以大叫如坐雲霄飛車之姿,呈現情緒的矛盾並存,透過舞者的肢體,詮釋每一重複、變化或靜止的片刻,如同看著時間的流過、看這一刻的變化,感受「當下」也就是《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最終的寓意。
從台灣開始,倫敦獲獎紐約邀約,掌聲響起,鼓舞我們開啟2011年《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台灣舞蹈旅行的動能,3座城市,6個場域,12場演出,開放的公共空間,舞者走入人群,又從中舞出,在不同城市與空間讓跳舞更自然又意外的出現。8月的豔陽天我們從剝皮寮老街區出發,沿途停靠、台中20號倉庫、國美館,9月的初秋又回到板橋火車站、最終站前往大高雄地區的衛武營及捷運美麗島站,除了抗衡一路伴隨的豔陽與午後雷陣雨外,硬梆梆的石子地、燒燙的人孔蓋、濕滑的木棧台、草皮、演出前尾隨而來的颱風,以及滿身的泥沙等,這些無法預知的狀況,每一站皆予以大夥們不同的功課。
重複生命的步調,彷彿時光同時流逝與累積,記憶在空氣中流竄將以一種現在的方式,將舞蹈擴充到無限寬廣的空間裡,期望為旅人們創造一種歡愉的集合,傳遞舞蹈的溫度和語言;2011年《1875‧拉威爾和波麗露》台灣夢想巡迴演出,經過不同的城市、場域,遇見當地的觀眾,以音樂為基準,環境便是我們最大的背景,感受當下環境與人文予以我們的感受,身體因為持續的行走、奔馳、跳躍而燃燒,與大家一致的呼吸、喘氣,以及當下的每一股力量,回到家雖已疲憊不堪,但心情仍在亢奮中。在這次的舞蹈旅行中,同時發現與我們一起奔走的朋友,此這趟旅程更有意義與動力,下一站是不是有不一樣的氣味與風景呢?感動,不斷不斷的累積,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一如人生引領我們持續的行走、奔馳、跳躍。
周先生「《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台灣夢想巡迴」主要參與者
音樂/拉威爾《波麗露》(Boléro)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創作於1928年。這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
編舞/周書毅
舞者/林祐如、張華瑋、廖苡晴、田孝慈、湯岫璇、郭秋妙、田懿葳
舞者/楊雅鈞、潘柏伶、黃詠淮、許程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