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松5:沉浸 》(ARThon No.5:Immersion)出版計畫
在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沉浸式技術正重新定義感官體驗與現實與虛擬之間的邊界。本書《藝術松》第五號以「沉浸」(Immersion)為主題,深入探討虛擬實境、擴增實境與混合實境如何突破傳統藝術創作的界限,並強調聲音、影像、空間感及互動性在作品中的重要性。透過對沉浸式體驗在藝術、劇場及哲學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分析,讀者將得以體驗一幅未來感知世界的全新圖景,並反思觀眾角色及藝術體驗的本質,啟發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深層討論。
發刊詞 | 黃文浩
專題序
在沉浸科技狂潮當前,思考藝術如何可能|邱誌勇
專題文章
世界、實在與沉浸|王柏偉
沉浸在虛擬之中:歷史、科技與新物質論|邱誌勇
聆聽:聲響沉浸|柯宜均
從虛實整合到數位實構:談虛擬博物館的沉浸交錯與交集|施登騰
當「沉浸感」接管一切... |許夢芸
後人類社會中的表演|張賜福
作品觀察
《巴黎舞會Le Bal de Pairs臺北場計畫》帶來的沉浸感與市場性|陳大再
從凝視他人到探索自我:周東彥《霧中》XR三部曲的體感游離|陳沛妤
講座側記
VR圖書室計畫
I VR進入展演場域的挑戰與新契機
II XR內容製作的扶植經驗與展映觀察
III VR做為藝術創作的媒材
關鍵字
模擬 (Simulation)|李佳霖
在場(Presence)|沈克諭
現場性(Liveness)|趙鐸
肉身性(Corporeality)|許夢芸
藝術家專訪
隨著科技而進化的說書人們帶來不說教的親子展演:移動故事屋訪談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2008/09/18
黃文浩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自2008年9月18日成立以來,便致力於促進數位藝術產業發展、數位藝術軟硬體建設、推展數位藝術活動,以提升全體社會數位藝術生活。基金會董監事由具有數位藝術之實戰經驗之藝術家、數位藝術之業界專家、資通信產業之業界專家、數位藝術領域之學者以及致力推動數位藝術之法人籌組而成。致力掌握國際數位藝術最新動態,研究數位藝術領域中之各項新技術、新藝術媒材和藝術創造力。並以數位藝術平台為發展概念,共同推動台灣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與產業發展,累積台灣數位藝術的競爭實力。
3項近年重要活動
1.ARThon 藝術松學校(2018~)
2018年起,首先建立ARThon藝術松學校影音平台,360 度全景影片提供自主的觀看方式,平台匯集台灣藝術文化科技相關領域專業業師進行系列對談與講座,並以籌備「全景工作坊」(2018、2020)等方式推動360視覺實驗。陸續擴展ARThon的近用途徑,除了製播系列導讀(2019)、也開設podcast播客節目(2020)。2020年11月出版《藝術松創刊號:VR這回事》;2021年10月出版《藝術松No.2:AI》;2022年11月出版《藝術松No.3:關於Web3》;2023年12月出版《藝術松4:替身AVATAR》
2.「概念美術館」系列展覽(2018~)
Vol.01 | 穿越光牆-Archive or Alive?
Vol.02 | 昨日的路徑 PATHS TO THE PAST
Vol.03 | 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
Vol.04 | 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 Go Astray - Afterimage for Tomorrow
Vol.05 | 指間之道—吳以琳個展 TAO in a Moment – Wu Yi-Lin Solo Exhibition
Vol.06 | 時空膠囊—VR攝影計畫 Time Capsule-VR Photography Project
Vol.07 | 低級自由—李懿澕個展 Low Life: Li Yi-Ho Solo Exhibition
Vol.08 | 皿—黃浩旻個展The PetriDish: Huang Hao-Min Solo Exhibition
Vol.09 | 憂生學-眾生塔 Limbo - sentient beings Chang-Huei Ge Solo Exhibition
Vol.10 | ALONE 鄭伊婷個展 Cheng Yi-Ting Solo Exhibition
Vol.11 | 帕夫洛夫舞曲 陳斌華個展 Pavlov Chan Chan CHEN Pin-Hua Solo Exhibition
Vol.12 | 城市隱匿 Hidden City
Vol.13 | Untimed 李宛諭個展 Lee Wan-Yu Solo Exhibition
Vol.14 | % consumption of computing 鄭先喻個展Hsien-Yu Cheng Solo Exhibition
Vol.15 | Voice from Machine-蔡岱臻個展
Vol.16 |彌散圈反應 Reaction Circle of Confusion
Vol.17 | Space and Volume - Third Person 空間與量體 - 第三人稱
Vol.18 | 非地-黃偉軒個展
3.2024,諸神黃昏 DOME of the gods
《諸神黃昏》(DOME of the gods)由數位藝術基金會策畫,邀請蔡遵弘、洪翊博、凃立葦等藝術家共同創作,以AI意識與創世神話為靈感,探索人類文明在虛擬與現實交織中的命運輪迴。透過動作捕捉與生理感測技術,虛擬AI神的誕生與人類的演進,從創造、溝通到意識分裂與災難的過程。當數位意識崛起並掌控現實,文明進入崩解與混亂,我們將感受到科技引發的背叛與救贖,並在虛實交錯中尋找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