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超親密小戲節
飛人集社劇團
效益
1. 參與及曝光;
- 參與人數1,004人次,票房九成。
- 觀眾年齡經問卷統計:26歲至30歲佔27%;21歲至25歲佔23%;16歲至20歲佔17%。
- 網路宣傳曝光:平面報導9篇、部落格報導及迴響6篇、廣播節目5次、劇評5篇。
2. 建立與基金會的合作;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對等出資的形式共同主辦,挹注資金,讓本計畫能順利完成。今年為第二次合作,除了資金上贊助,台新基金會在策劃、執行上提出協助,譬如引薦仁愛圓環區附近的畫廊、推薦藝術家等等,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
3. 成功打出名號:
歷經三年的「超親密小戲節」已成為飛人集社劇團在偶戲領域以及非劇場空間製作案裡的明確「品牌」。
特色
2012/10/12~21十天的活動,分三區(永康區、仁愛圓環區、民生社區)共計15場,每一場至三不同空間觀賞三個20分鐘節目。三個節目之間將由領隊帶領步行15分鐘。
1. 挑選三個走路區域:
三個區域的選擇條件以「人文氛圍」以及「特色空間」為主,透過領隊帶領「發現」、「探險」、「解說」等過程,實現「小旅行團」的觀眾氣氛。
2. 在非劇場空間演出:
演出空間挑選非劇場空間,包括咖啡廳、畫廊、酒館、餐廳、英語教室等。今年的特色在於:
- 新區域拓展:民生社區為今年小戲節新拓展的區域,藉由領隊帶領觀戲的形式介紹民生社區的特殊社區氛圍。
- 畫廊空間使用方式:商借畫廊空間做為演出使用,將演出的平面畫作張貼展覽。
3. 九個國內外節目:
今年一共有九個節目,包括三個國外節目(美國、以色列、泰國)以及六個台灣新製作(以邀約跨領域藝術家創作為原則,並以物件、偶為創作核心元素)。其中,每一場可以觀賞一個國外節目及兩個國內新製作。
- 跨領域媒合,試圖重新定義「偶」。邀請行為藝術家使用物件做為創作元素,在「物件/符號/偶」以及「操作/使用」上引起各方討論。
- 嘗試各種材料,開發偶戲的各種可能。今年創作者使用麵粉、麵包、風扇、紙、玩具等各種材料,令人驚艷。
4. 義工招募訓練
透過網路招募義工,參與人數近50人。在牯嶺街小劇場邀請三個區域的在地人,分享在地人文特色。包括民生社區的紀淵字先生,永康區的何承翰先生。
5. 紀錄片拍攝
今年特別邀請紀錄片導演吳宣萱拍攝紀錄片。從另一個影像角度再次呈現小戲節的精神。從今年三月開始,做全方位的紀錄,預計明年三月初剪完成。
6. 行政基礎更加完備
今年新架構「小戲節售票網」,將售票系統後端的觀眾資料做更完善整理。完全掌控售票狀況,以及上下游相關資訊。
7. 文件展
今年在演出場地「日光大道富錦廚坊」展出文件展,藉由過去兩年累積的資料,用文字輸出的方式介紹小戲節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內容,再次由行政角度梳理小戲節核心。
影響
- 推廣偶戲,重新定義。
- 藉由紀錄片拍攝,更廣泛討論「偶」。同時,預計明年安排紀錄片前往台北以外的地區播放,傳遞小戲節的概念。
- 透過文件展讓更多民眾或者劇場工作者了解一個迷你藝術節的生長過程。
- 將小戲節的形式介紹給亞洲其他國家(受邀到澳門藝穗節「藝評人駐節」系列座談「行街睇戲」,與深圳藝穗節代表對談)。
- 鼓勵泰國團隊策劃曼谷小型藝術節。泰國團隊曾經舉辦藝術節,但因為規模過大造成人力物力過於辛苦而無法繼續下去。此次來台參與小戲節,感受到「小事做好便是大事」的概念,重新思考在曼谷舉辦藝術節。
- 連結以色列藝術節邀請台灣團隊演出。以色列團隊為train theatre的成員之一,來台演出後觀賞羅斌《我有名字》後非常感動,於是主動聯繫台原希望可以進一步合作邀請。
- 與雲林偶戲節接軌。與雲林偶戲節共同邀請美國團隊,進而有更多交流。
- 小戲節形式受到肯定。受邀參與中央大學破殼藝術節演出。挑選歷年三屆的國內作品,安排小戲節「走路看戲,看戲走路」形式,在中央大學化學實驗室、圖書館、土木工程實驗室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