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聯展
張美陵
本展特色
本展「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以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為主,目的在建立一個百科式的學術研究展覽,主要策展方向有:一、紀錄攝影:以紀錄的方法,長期的社會專題攝影;二、批判論述:關注某些社會現象、針對某些社會議題、討論某些社會問題;三、觀念藝術:攝影寫實結合當代藝術觀念。
所謂的批判寫實主義,不是一般的寫實,而是以攝影作為關懷的社會行動,攝影者不是疏離的觀察者,我們特別有一個學術上的意圖,希望能夠與1980年代之前的寫實風格區分。80年代台灣的關懷報導攝影,偏向於由社會事件主導影像,影像為社會事件服務,或以懷舊美感,讓觀者看到無能為力的社會悲劇,這種攝影風格以《人間雜誌》作為代表。
90年代之後至今,攝影藝術家如何面對被攝對象,造成寫實攝影已經開始轉向。本展覽強調的是,攝影藝術家運用自身的語彙進行的社會文化反思,探索藝術形式與價值,特別思考如何以藝術創意,處理社會問題,以自已的語彙長期經營攝影專題,企圖反應社會問題,而非以媒體「賞味期限」的影像操作。當台灣攝影藝術慢慢與國際接軌,本展覽的攝影藝術家介入社會的參與行動,從自身生長的土地出發,如高雄紅毛港社區的彩庄、桃園永和市場拍攝的外配與邊緣族群,並從中透露出全球化的影響。
藝術家以社會關懷的出發點,但並不停留在對象物-社會事件的真實性,而是可以看到社會寫實的各種不同手法與美感。選擇社會議題,攝影藝術家將鏡頭對著外面,看著外面世界,展現的是藝術家個人想法,也考驗攝影藝術家的反思能力。本展覽透過作品幫助觀者瞭解台灣社會問題的某些面向,例如生態、性別、階級、族群、國家,但這樣的瞭解,從攝影藝術家營造的藝術特質而言,也是相互主體性的學習過程。從攝影藝術家的自我反省與社會關懷,幫助觀者看見被拍攝對象的存在與其社會問題。
實施效益與影響
本展作為一個巡迴展,持續堅持巡迴的目的是為了要讓更多人持續關注各種不同社會議題與弱勢團體的處境,每到一個地方我們所遇到的觀眾與反應都不相同,由於中壢桃園地區一直都是工廠與外籍勞工、外配的集中區,這也使得中壢場很直接感受的轉變就是觀眾視野與關懷的改變,就像是一個小的種子一樣,它被往好的地方擴延出去。
台灣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台灣意識的大型攝影展覽舉辦,攝影展都是以個展或群展,而非以學術研究型的展覽呈現。以往參與攝影的觀眾僅將攝影所呈現的世界作為一種景觀,作為一種「異地風情」的審美經驗與體驗,感動僅限於當下的消費行為,使得觀眾多是走馬看花。觀眾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與接觸能夠重新更清楚認知到常民出社會的現實狀況,並從關注自身的生活擴展到關懷到其他個體、動物。對真實存在於自己週遭的文化差異,不再受到自己生活基模的影響而被遮蔽,對觀眾而言,透過觀看作品在導覽與座談會時與策展人、藝術家的對談,直接感受與撞擊各種不同面向的社會本身,不僅只現於媒體傳播所呈現的膚淺社會表像,這使得本展在建國百年回顧過去台灣環境與庶民的生活,別具意義。
策展人:張美陵
參展藝術家:江思賢、何經泰、李旭彬、李國民與陳幸均、沈昭良、吳政璋、邱垂龍、周慶輝、姚瑞中、高政全、陳伯義、陳敬寶、陳界仁、陳逸宏、黃子明、黃建亮、游本寬、楊哲一、楊順發與紅毛港團隊、張蒼松、盧昱瑞、鐘順龍、曾文鵬、杜韻飛等人。
- 1950-80年代的台灣照相館攝影文化的田調研究(2022)
- 張美陵攝影展(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