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功夫-FreeFrames 舞蹈 x 影像 x 設計 藝術家駐團計畫
一、表演藝術影像化 行銷趨勢(內)
表演藝術能透過許多種方式呈現,最普遍的方式仍是進入場館觀賞展演或展覽,因而發展出表演藝術具一次性的特色,這樣的一次性有其珍貴之處,卻也成為全球疫情下的致命傷。因此團隊將藉由此次駐團計畫,以別於以往的現場影像錄製存檔模式,透過錄影機多焦視角的特性,將藝術家、舞蹈種類及作品內容轉換為有劇情敘事方式拍攝製作,與有經驗及長期合作的影像導演與拍攝團隊合作,透過不同數位管道營造不同的觀看方式。
二、品牌行銷/經營 美感新視角(外)
現下疫情緣故,社群媒體的使用更加普及,社會大眾享有更多的選擇權利和編輯能力,因此團隊透過藝術家李尋歡指導,整合掌握自身風格,同時經營驫舞劇場形象及舞團長期策劃活動《樹林跳:跳島舞蹈節》兩大品牌的整體性,美化文字及圖像的觀看視覺感受。透過藝術家平面設計經驗背景,提升舞團與各項製作的視覺美感與包裝,相互討論產出新角度的詮釋,結合至社群媒體行銷中經營形象同時對外行銷。本次計畫規劃出提升舞團策展作品的平面設計有效進行形象整合,舞團Logo也重新進行觀看視覺的升級與討論,讓長期專注於創作及舞蹈推廣的同時也藉由視覺設計行銷舞團,創造美感的新視角。
影像、視覺藝術家:李尋歡
影像、劇場導演、平面設計師。臺灣原住民族。自幼崇仰武俠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劇中重情溫善的主角性格,故化其名李尋歡。戲劇出身,2004年至2008年間以本名專注發表舞台劇編導作品。2010年起將舞台創作轉而投注影像,擔任廣告短片與紀錄片導演至今,作品曾獲台北金鵰微電影展優等獎。長年參與台灣表演藝術團隊、劇院藝術節、場館活動等主視覺設計,亦曾受邀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音樂會主視覺設計。自嘲以戲劇養分修身,平面設計持家,雖無能力治國,但願以影像創作觀天下。
驫舞劇場
2004/12/17
方妤婷
2004年成立,曾獲紐約時報「迷人、充滿想像力,來自台灣的全男子舞團」讚許。2008年以《速度》拿下台新藝術表演藝術類大獎。近年,藝術總監—陳武康以多變風格在傳統與當代間實踐;團長—蘇威嘉以《自由步》為題發展十年編舞計畫。致力於舞蹈與音樂即興創作平台《混沌身響》、《跳島舞蹈節》策展、共融藝術專案《樂齡小學校》、公共藝術與民眾參與計畫《與百年相遇的美好》。
● 近年重要活動列表:
2024
【樹林跳:跳島舞蹈節】-舞緣來做伙
韓國光州雙年展參展暨開幕演出《聲體.景身》
【與百年相遇的美好】黃金盛典藝術祭《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
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無奈中消失也是積極中的幸福》
澳門城市銀齡藝術節《自由步—搖擺歲月》
2023
秋天藝術節《野台羅摩》
【樹林跳:跳島舞蹈節】-攜手一起跳
德國慕尼黑當代舞蹈節《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自由步-造山運動》
德國Fokus Taiwan《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自由步-造山運動》
新加坡華藝節巡演《兩男常罩》
2022
臺灣舞蹈平台《自由步—搖擺歲月》
【樹林跳:跳島舞蹈節】-舞蹈在一起
【與百年相遇的美好】黃金盛典藝術祭《與百年相遇的美好》
TIFA《兩男常罩》
NTT-TIFA《看見你的自由步2.0》
《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紐約東亞當代舞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