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語散文詩創作計畫

李長青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計畫混用「華語」與「台語」,作為散文詩的主要語言。散文詩的「散文」敘述特質,相當程度足以貼近日常話語的敘述性/敘事性。本計畫的語言文字使用,是以「文學性」為考量,配合主題,盡可能順其語境而自然呈現,期能顯出語意/語義的文學效果。

本計畫具體實驗了華語與台語,此兩種語言實際混用/混寫的寫作方式,證明語言的「主體」是自由的,同時,語言之間也有不斷「流動」而能互融甚至互延的自然現象。語言的「主體性」,無論華語台語(以及客語、原民語),沒有誰(應該)是永遠的中心,當然,也就不會有誰(會)是永遠的邊緣。

中心與邊緣,恆常處在變動中,互為影響,互為風景,也互相參照。這也是學者單德興在談及文學與文化研究時,「我一向認為中心與邊緣的關係並非固定不變,甚至連中心也非確定不移。」以及「雙語言、雙文化背景……游移/游離於不同的知識與文化體系之間,也具備了雙重視野,以及由此而來的遊牧的、去中心的、對位的覺知。這在強調多元文化的今日更形重要。」的重要觀點。(單德興,《邊緣與中心》,台北:立緒文化,2007)

本計畫已完成混語散文詩50首,總字數約18000字。50首作品在寫作過程中,無不重視題旨的設定,以及內容意義的脈絡,且盡可能顧及字詞的節奏、音韻、聲調與其中的文學隱喻象徵。本計畫具體運用不同語言所擁有的不同特質、不同的文法、不同的用字或構詞,而更豐富了文本的內涵。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李長青

作品紀錄
  • 2019/06

    文集《詩田長青》

  • 2019/01

    詩集《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 2014/11

    詩集《風聲》

  • 2011/12

    詩集《給世界的筆記》

  • 2011/05

    繪本詩集《海少年》

  • 2010/09

    詩集《人生是電動玩具》

  • 2008/10

    詩集《江湖》

  • 2008/08

    詩集《陪你回高雄》

  • 2005/05

    詩集《落葉集》

得獎紀錄
  • 2016/05

    2015年度詩獎

  • 2014/10

    「臺灣文學獎」創作類台語新詩金典獎

  • 2013/11

    第1屆台文戰線文學獎現代詩首獎

  • 2011/11

    第7屆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

  • 2010/10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類教師組特優

  • 2009/11

    第5屆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

  • 2006/09

    第28屆聯合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

  • 2006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類教師組特優

  • 2005/09

    第27屆聯合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03

    跨界遊藝 新詩物件展(參展)

  • 2002

    台北詩歌節 六年級讀詩會(朗誦)

  • 2000

    新世代詩人大展(參展)

  • 2000
    ~
    2022/06

    年度詩選 (入選17次)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