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
本次新作《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由劇團「動見体」久違地攜手新生代創作者,共同開啟創作能量的新篇章。劇本由導演潘品丰與主演廖原慶共同創作,靈感源自經典劇作《動物園的故事》,以兩位舊友重逢的對話作為起點,逐步展開一場關於階級差異、自我認同與現實掙扎的深層對話與對抗。
該劇不僅觸及成功與失敗的討論,更反映出台灣當代社會現況,凸顯人們在表面冷漠中仍受社會與他人制約所造成的心理困境與匱乏。在這場無法逃脫的「修羅場」中,劇作試圖提出「第三種選擇」的可能性,作為對抗社會期待的方式,從而探索生命的意義與現代個體自我尋找的路徑。
為重現台灣工地現場環境,製作團隊進行實地田野調查,透過舞台設計與烏梅劇院三面舞台結構結合,並配合燈光與音樂設計營造出貼近現實又具象徵性的表演空間。整體創作集結不同世代創作者的力量,展現劇場的傳承與創新。演員則透過對「社會期待」與「自我追尋」的衝突詮釋,使角色更具層次與真實感,呈現當代人性與焦慮的複雜樣貌。
導 演|潘品丰
劇本顧問|魏于嘉
編 劇|廖原慶、潘品丰
演 員|王靖惇、廖原慶
舞台設計|莊衿葳
燈光設計|王芳寧
音樂設計|羅棋諠
服裝設計|陳玟良
平面設計暨劇照拍攝|林育全
動見体
2005/12/21
符宏征
動見体劇團由藝術總監及導演符宏征成立於2006年冬天,集結來自戲劇、音樂及舞蹈等創作領域藝術家,以「動作、觀照、實驗」作為身體性劇場美學的創作基地,以實踐總體劇場為其藝術視野。透過創作的分享,交換、擴大並轉化觀演者之間共同的凝視。作品以詩意的舞台語言風格探索並揭示當代人的精神情境,創作題材涵蓋文學、神話、歷史、社會等範疇,並與各類當代藝術家進行跨領域實驗創作。創團迄今,動見体已推出四十餘部劇場作品並數次獲邀國際交流展演,展現亮眼的創作活力與藝術成績。
近期重要展演活動:
2025年6月《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
2024年11月《美好如此》2024 NTT遇見巨人
2024年9月《以眼還眼》2024亞洲舞蹈藝術節
2024年7月《凱吉一歲-永遠不回頭》2024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4年4月《門禁社區》紀蔚然當代家庭三部曲
2023年5月《落英》王定國小說系列作品
2022年10月《誰在暗中眨眼睛》王定國小說系列作品
2022年6月《想像的孩子》樹林藝文中心春之樹系列
2022年5月《凱吉一歲》親子版 2022 NTT-TIFA
2022年4月《SOLO 鏈結反應》七位演員在疫情時代下的單人表演習題
2022年3月《如此美好》口碑熱烈重演
2021年10月《想像的孩子》彰化劇場藝術節PLUS
2021年4月《共鳴体》衛武營TIFA當代音樂平台
2020年12月《不好意思,可以幫我們拍個照嗎?》符宏征與頂尖街舞舞者集體發展創作
2020年11月《共鳴体》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2020年10月《如此美好》2020 NTT遇見巨人
2020年7月《如此美好》新點子實驗場
2020年2月《The Flop Training Project》TPAM日本橫濱表演藝術大會
2019年12月《戰+》水源劇場長銷式節目演出
2019年10月《病號》烏鎮戲劇節
2019年8月《野良犬之家》新加坡M1戲戲節
2019年2月《凱吉一歲》新加坡華藝節
2018年12月《XY事件簿》2018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王靖惇原創新作
2018年11月《密室尋聲》參與式聲響展演,2018歌劇院微劇場
2018年9月《凱吉一歲》汕頭大學新潮藝術季
2018年4月《病號》水源劇場長銷式節目演出
2017年11月《狂起》,松柴藝術中心劇場,曼谷國際表演藝術節
2016年7月《Play Me》,絲品劇院,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
2016年4月《離家不遠》,香港西灣河文娛中心,第十屆華文戲劇節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