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40夢的進行曲》台北首演
世紀當代舞團《203040夢的進行曲》演出內容簡介
一、創作源起
主題延續姚淑芬的最令人激賞的鉅作—2001年探索現代人潛意識的欲念、在床墊上構築以對抗地心引力既定規則的肢體語彙,反映昔日的生活經驗,「在不穩定中求安定」的一份渴望的《孵夢》與2005年人們在夢境和記憶裡自我對話,更接近夢境的超現實空間裡的舞蹈表現的《孵夢II》。2008年世紀當代舞團續邀六位與舞團資深舞者王維銘、鍾莉美、楊琇如、許倩瑜、陳貝瑜、陳維寧聯合編創,演出《203040夢的進行曲》。將六位編舞者以年齡做區隔分為20、30、40歲三組,在相同的主題、不同的人生階段下,各自孵化出屬於該時代的夢。
始於夢與床發想,「床」在你的生活裡代表什麼意義?「床」讓你聯想到什麼?企圖從6位編舞者的個人生活經驗中尋找舞作的創作語彙。床佔有一個空間,夢擁有一種心情或是一個狀態。在團長的邀約與企畫下,6位編舞者毫不考慮地接受編舞的挑戰也迅速地蘊釀起創作的想法。
二、演出形式與特色
以床做為真實與虛擬的溝通平台,20歲愛作夢的年紀是在網際網路中的虛擬世界裡尋找夢境,將網際網路的交際模式融入舞作;30歲是一個吊詭的時期,潛意識的夢境,帶著現實和虛幻的掙扎,舞者閃躲著自高空重擊而下的床墊,反應出無法預期卻無所不在的壓力,一個反省過往和面對未知挑戰的階段;40歲不惑的年紀對文字語言有深刻的掌握,以實驗語言口白或詩與肢體丟擲互動的張力與融合,跨領域地結合舞蹈、現代詩與荒謬劇場的創作。
20歲是一個拚命拉扯自我去做一個呈現自身還不甚成熟欲望的時刻,把它轉化成肢體的本身時是一種歲月奮力流逝而人兒被拼貼拼剪成泡沫的時間感。這裡,三個年輕的女人擺曳招搖過市的狐狸尾巴互相爭奪那權力、那美麗、那受人注目的權柄。而心裡卻萌發出一些微弱的希望_____有可能把希望一口妖豔的吞食。有些超越或許才是年輕。這三位年輕的舞者:許倩瑜、陳貝瑜與陳維寧除了暗自角力,在舞作20—追築夢中的堆築,同時也是三個並排的女人互相拉扯對方腦後根的頭髮,同時又相互依偎互舔傷口。然而或許她們只是跳舞,以全身的力量像一個機械娃娃在Tom Waits歌聲中酗酒式的跳。
然後,時間轉移到了三十歲的女人。顯而易見,三十歲女人是最注意自己的容貌與未來命運有何關連的時刻,許多女人想到這點都不禁輕輕犯癲癇症狀。由舞團資深舞者楊琇如、鍾莉美兩位編舞家暨舞者來演譯。床墊是睡夢也是自己的掩埋場,就像垃圾一樣孤單被棄置在自己單獨的床。然而情況或許不是太悲傷。Sigur Ros的冰涼聲音以無題襯出這個舞作30—嗜夢.夢蝕的中心思想。這裡的女人(舞者)踢掉高跟鞋、踢掉塗抹保養的瓶罐、踢掉渾身的臭氣,然後在冰島樂音中孤獨的舞著、還有些歇斯底里。這些,除了是女人的兩種面向,也是鍾莉美與楊琇如的結論:太嗜夢的結果或許就是被夢吃掉,但有時女人樂得如此呢。就像一堆蘋果每個都是被選者。三十歲的女人必竟不是太傷感了。
最後40—一個夢的故事,由舞團客席舞者暨前雲門舞者王維銘來解讀。到底是夢還是清醒或許所有人從沒搞清楚過。是幽默感的作祟使一個資深舞者提這個謎要觀者來解答?還是這裡本身就是人生課題的存在。然而這裡不能說的太多,這是一個謎底無法被揭露的謎語。只能說在夢中的我,一直想要離開我的夢。熟睡中的我,卻依然醒著。就以這句話來做個總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