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聚落與藝術村政策發展研究
竹圍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針對「藝術聚落與藝術村政策發展研究」該計劃案內容共有兩項:(1) 藝術聚落與藝術村政策發展研究研討會;(2)專案後續發展。
針對第一項研討會部分,分別在2014年12月20日、2015年1月17日、2015年2月14日展開。同時,為了確保研討會的品質,此次研討會改設定為不公開研討會,以小組模式討論,更能清楚地檢視台灣藝文與文創工作者這20年來透過藝術對台灣社會的貢獻。期待台灣政府從中央到地方可以更加理解,藝術空間所創造出的價值、重要性、及未來的可塑性。
回顧三場會議,每場參與的專家,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言,從竹圍工作室的狀況出發,講述各自所觀察的狀況以及看法,皆具有許多參考研究價值。
第一場:「從竹圍工作室談替代空間的發展」
回顧竹圍工作室過去20年的發展,我們一直是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小縮影。工作室每個經營面向的發展都試圖填補當時台灣藝術環境裡無法被滿足的資源。作為閒置空間再利用,它一開始不但是三位現代陶藝家創作的基地,更提供它的廠房空間作為藝術家們實驗發表的舞台。舉凡在美術館、藝廊無法執行的創作計畫,在不影響建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都可以在這裡實踐。近五年來,愈來愈多「替代空間」形態的空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竹圍工作室在邁向下一個十年時,該如何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預見竹圍與這些空間的競合關係?在此會議中,討論「替代空間」的多元型態、竹圍作為「替代空間」的定位,以及現今藝術發展環境對空間的需求。
第二場:「從閒置空間再利用談臺灣藝文環境發展」
竹圍工作室可謂是台灣藝文圈內「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先驅。鐵皮工廠的建築與介於城市和自然的環境啟發創作者更多的靈感與想像,場域本身也因此成為作品裡不可或缺的一環。竹圍工作室對藝術村的研究後來促成了台北國際藝術村的成立,原閒置的市府辦公室整理後交由文化局來活化使用。此外像華山後一系列的空間解放(鐵道倉庫、酒廠)以及九九峰藝術村計畫的停擺,遂投入閒置空間再造的政策,讓許多藝文工作者因此有了新的空間選項,而這些釋放出來的空間因為其空間的公共性,也讓私領域的創作與公領域自此有愈來愈多的交集與對話。近五年來,政府和企業更加看重藝文對於空間活化的正面影響,願意釋出更多的(閒置空間)資源,但藝文界面對這波熱潮,該如何去回應與爭取呢?針對台灣閒置空間「藝文再造」的不同類型、現今藝術環境對空間的需求、閒置空間藝文「成功」再造的要素和竹圍工作室作為閒置空間再造的價值再做深入討論。
第三場:「從竹圍工作室展望台灣藝術村發展」
竹圍工作室自接觸藝術村的研究以來,逐步擴大我們的交流網絡。相對於國內大多為公辦民營的藝術村,竹圍有穩定的對話窗口甚至已累積相當的影響力。並於前年協助文化部設立「藝術進駐網」網站,登錄國內外藝術村的交流資訊,終於有資源將長久以來累積的資訊重新檢視與公共化。在此同時,隨著資訊普及、國內外駐村交流日益頻繁,國內許多藝術機構也各自依需求架構自己的交流計畫與網絡。坐擁20年的經營經驗以及資訊管道,竹圍有其優勢,但竹圍也理解,必須和其他型態的機構策略性結盟與合作,才能更靈活地運用手上的資源,各展所才、各取所需。此次會議,除了找出能具體合作的項目外,也能形成政策上的建言,提供給文化部與相關單位作為參考。分別以竹圍工作室作經營藝術村的優勢與劣勢、台灣藝術村、藝動計畫的發展現況、國際藝術村發展趨勢、竹圍和其他藝術機構之間可能共同發展、共存共榮的計畫,和台灣藝術村 / 藝術交流的政策建議做探討。
針對(2)專案後續發展,從三月份開始,陸續邀請三位研究員針對20週年的資料做研討,並出版一本二十週年的紀念冊子,內容詳述竹圍工作室的演進,包含從另類空間、藝術介入空間、藝術工廠以及藝術進駐等四個方向進行探討,並於5/9~5/18在竹圍工作室展出過往文件,展覽期間,因應今年的口號「分享、連結、共創」提出了新的企劃,Booboo計畫,並預計延續至今年七月,藉此計劃檢視竹圍成立二十年來秉持的核心精神「國際連結」,了解真正或被忽視的需求,以實際支持行動落實「分享、連結、共創」的嶄新願景,並嘗試跨越現行補助機制造成的限制,實驗並建立一種非政府體制下,雙向的交換關係。期能透過獨立自營空間與民間團體/個人之間的分享交流過程,產生更有效的社會資源分配,進而擴大對藝文界與社會的實質影響力。同時檢視過去落實「國際連結」成效、擴大資源共享,以實際行動落實「國際連結」、非官方「國際連結」補助平台的必要,以及鼓勵民間資源之積極交換、連結。
竹圍工作室期待透過此延展計畫和線上資料庫可以將觸角延伸到更多的單位和有興趣的群眾。
壹、計劃起源 2
貳、計劃操作與實施方法 3
參、計劃內容 6
肆、計劃實施成果與討論 8
(一)替代空間之獨立精神 8
(二)替代空間的生存與經營模式 9
(三)從閒置空間再利用談臺灣藝文環境發展 9
(四)「藝術聚落」的管理機制 11
(五)藝術村聯盟體制的需求與否 12
(六)藝術家進駐的計劃關係 14
(七)專業的藝術行政團隊 14
(八)藝術進駐的必要性 15
伍、結論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