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類維生的基本,舉凡人體的細胞代謝、血液循環、體溫調節……等生理功能,都依賴水的運作。人體的含水量佔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舉凡日常生活乃至生存環境,與水的循環、大地運轉,休戚與共。人口增加、氣候變遷、水底生態改變、冰河消融……等環境因素所致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科學家預言,「水危機」將是人類未來的一大考驗!

人與水的關聯,表現在生理需求,也深植於文化、情感、哲學及環境層面。水,無固定意義,經常是被用以思考時間、命運和存在的象徵。水柔弱卻能穿石,能載舟、亦能覆舟,能為人運輸,而當洪水來臨時,卻也能兇猛如獸、吞噬人的性命。水的特性,流動、奔放、無可捉摸、難以名狀,啟發藝術家在創作,對不確定性和變化的思考。例如: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作品《水》,融合芭蕾舞蹈與詩意,詮釋水的柔韌與力量。本作特邀旅歐20年,曾獲選盧森市九大藝術家之一的高雄市青年舞蹈家王國權,以及曾在義大利、德國、瑞士、南韓等多國編舞的羅馬尼亞籍編舞家康士坦丁(Constantin Georgescu),以創意及舞者紮實的芭蕾技巧,呈現以「水」為主題的精湛芭蕾。

人與水的相遇——「涉水」,可視為人對水的探索與實踐。徒步渡水,是以身體感知世界的流動與未知,由記憶牽引,浸透於昨日之境,例如:李蘋芬詩集《昨夜涉水》,從時間、物質的命題,以詩涉世,記錄詩人對生命的反思,揭示命運的沉浮及對自由的想望。每一首詩,猶如水流深邃而充盈,能使讀者感受生命的孕育及湮滅。又如許聖泓的《冰河山水》,運用舊明信片及媒材,將消逝的冰河景觀轉譯為畫作,實踐藝術家對「時間」命題的關懷。從冰河消融觀看逝去,也從冰河風景探討時間的隱喻。

人與水的關係——溯源,結合影像、聲音、裝置等多媒材形式,探索「水文」及其社會知識體系。紀柏豪的「溯源計畫」,呈現水的溯源過程。將各種素材與資料整合為包含文件、聲音、裝置等形式的展示內容,用數據展現在地的水之聲,挖掘汐止水文故事,既是藝術探索,也與環境共學;許震唐「濁水溪計畫」,書寫溪流和社會環境的複雜關係,是當代社會與環境的詩篇。他以影像介入社會,記錄河流與社會的互動及關係,揭示現代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展現影像不僅是藝術形式,更是社會實踐及文化反思的媒介。

人對水的叩問——「回音」,將水底生物視為情感與倫理(ethics)的反思者。讓觀者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胡冠中的散文集《水裡的回音》,聚焦台灣淡水魚的生命樣態及對人類的影響。胡冠中以感性筆觸探索魚類的生態困境,從無鬚真裸皮鮋到吳郭魚,細緻描繪魚族的生命特質,並揭示法律框架下魚類作為「資源」的文化矛盾。《水裡的回音》是作家胡冠中的遺作,全書共有八萬字散文。分為四輯,主題關於人類對淡水魚的觀察、採集、理解及思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保存作品,留住青年作家最後的回音。

水議題於當代藝術的運用,在國際亦有相關案例。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2022年舉辦展覽「水之記憶」(Water Memories),通過歷史、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探討「水」對美國原住民與各民族的重要性。該展對觀者拋出警示:「平凡無奇的『水』,是全人類急需保護的珍貴資產」。而展覽介紹描述著,「水反映了我們的情緒,喚醒了感官,激發了想像。這些作品揭示了水如何跨越時間、空間,提供我們營養與治癒,卻也同時引發抗議、衝突和複雜的對話。」

從藝術到文學,水作為象徵,幫助人類思考生命、時間、社會實踐及文化反思。在當代藝術的多元呈現中,水作為動態且充滿象徵意涵的元素,具有無盡、可被探索的開放意義。

 

文編/王慈憶   Banner設計/王景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