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黃伊婕 Banner設計/王景銘

因應科技時代發展而成的數位新世紀,同時也翻轉了作曲家音樂創作的方式或製作手法。作曲家應用電子聲音的各種技法,給聆聽者一個新的音樂聆賞經驗,而這些電子聲響所產生的新音色也讓作曲家有更多發展的創作空間,跳脫舊有聲響的結構,意蘊著每個音色有無限拓展的可能性。

從國藝會近年來音樂類常態創作計畫中有個有趣的發現,內容含有電聲音樂的作品,連年如雨後春筍般的遞增。

林盈婷《扮仙》之創作靈感來自台灣地方傳統民俗中為慶賀屏東縣東港東隆宮主祀神溫王爺祝壽所演奏的「扮仙音樂」。其中的聲音內容設計高音薩克斯風的重奏與即時互動電聲,藉由電聲的些微延遲效果,模仿「扮仙」樂團裡的嗩吶重奏。從作品意涵中可看出作曲家試圖將傳統音樂的深層內涵透過現代音樂創作手法生動呈現。

《荒蕪之歌》創作者羅芳偉將陳黎《深夜聽冬之旅》詩中的文字片段作為發想融合「無言歌」的概念譜寫此曲。這是一首獨白的歌曲,曲中大量運用氣音、口腔共鳴、喉音、口哨等聲響,並運用電聲加以誇飾與放大,表現氣聲中細微的轉變;木吉他在此作為伴奏聲部,使用延伸技巧產生的特殊聲響,襯托或融入人聲之中,充分表現極度壓抑的情緒,透過聲音的安排,使聆賞者在聆聽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被作品渲染情緒。

若試著細細品嚐與認識作品內涵,我們可以發現其精神與藝術美的本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