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誕生是一連串創作的集合,需要歷經構想、策劃、彙整、編輯、設計、校對、校色、製版、印刷、加工、裝訂、發行等過程。製書固然充滿樂趣,但每個環節都足以影響一本書的成敗,可見出版並不輕鬆,甚至可說是一件煞費氣力的事情。
作為一種藝術表現的攝影書(photobook)以及以影像為主軸的出版品,由於印製的規格要求往往較一般文字書來得高,所需的成本頗為可觀。然而這類書籍的市場規模卻十分有限,也使得一般出版社難以投入資源編印這類書籍,加上過往受限於本土紙張品質與印刷技術的條件限制,對不少創作者來說,出版一本理想的創作書成了不易企及的目標。因此,在種種艱難的情況下,仍然將書本視為藝術型式及敘事媒介、積極投入出版的藝術家,真的是對創作充滿熱情與耐心。
在國藝會近十年來的「出版—平面出版品項目」中,不乏許多創作者在影像出版上的努力,許多甚至是藝術家的第一份出版品。在此我們簡單盤點一下其中的攝影出版計畫,對台灣視覺文化風景進行一項迷你的取樣探查。
呂易倫與林羿綺的《在熱帶,In Tropical,》(2019)是對高雄左營眷村「崇實新村」變遷的一項歷時五年的影像書寫,並收錄兩位藝術家駐地期間的札記,形成一份帶有私密感的社會紀錄。《網中花園》(2017)集結全會華拍攝馬國鄉區人工花園的系列作品,藉由靜觀被園藝綠網所圍繞的熱帶植物,嘗試開啟人與自然關係冥思般的探討。山脈計劃有限公司出版《B-5 Project》(2017)收錄劉和讓自2012年起在其位於工業區廠房的藝術工作空間「mt. black」所發起的「伍眾會」計畫影像檔案,突顯著藝術家與其身處之地在身分、識別、技術、勞動之間的問題意識;這本書的另一特色是書封以銅片材質進行手工裝幀再套上書盒,每本書的書封氧化狀態都不同,也呼應了藝術家在工業材質上的關注、思索。張哲榕的《Luminophore 發光體》(2017)是其三組創作系列的合輯,他將平板螢幕、動漫與女性身體結合擺置於各種景觀之中,試圖呈現當代社會詭譎的虛實鏈結與疏離感。莊媖智的《西門時刻》(2017)遊盪於西門町的舞廳、紅包場、刺青店與三溫暖等消費場所,構成都會異色私密空間的奇艷想像圖譜。曹良賓的《中途》(2015)輯錄他於旅美期間所拍攝的兩組系列作品,包含了城市地景與公路旅行,在一幕幕無人空景裡,表露異鄉漂移的幽微情緒。
如果你關注攝影出版在台灣的發展,肯定會發現過去十年來,攝影出版的生態較以往更為豐富了,這主要是因為視製書為一種創作、將攝影書本身作為一種作品,終於獲得了重視,而有更多藝術家著手進行個人出版實踐的成果。在這樣的創作熱潮下,對於什麼是「攝影書」,以及如何超越這個傳統視覺載體的概念,也將有更為開闊多樣而值得期待的詮釋。
文編/李威儀(影言社主編) Banner設計/王景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