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劉懷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研究生) Banner設計/唐唐

台灣位於太平洋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疊上的島國,不管是族群移動、貿易往來或是戰略布署,均有不可替代之獨特性格。加上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從高山到平原、海水到溪河、農作物和水產豐饒,以及歷史偶然的堆砌,造就這塊土地適合人類生活的優質場域。從有文字記載的史料開始,台灣島陸續經過各個階段的統治時期、不同族群的墾殖和發展,先後在這座島嶼上建構出風格迴異之地景。

「地景」,一直是自然環境與族群互促下的產物,亦是日常生活中的感官饗宴。從史前時期開始,我們便能透過各種地底下的挖掘,發現許多遺跡跟物件,述說著文字沒寫的故事,比如蔡凱文《台灣在地考古遺址與人文歷史之現代詩創作計畫》,藉著馬祖亮島人翻轉南島語族的歷史長度、南投曲冰遺址的神話色彩、彰化牛埔遺址的陶器跟石器,利用現代詩的創作,將這些文化底蘊謄錄在台灣文學脈絡中傳續下去。

而相對於地底下的南島文化,地面上的法定身分之原住民族16族,又以離海洋最近的「達悟(雅美)族」甚為獨特。王靜嫺《蘭嶼傳統文化地景調查計畫》、丁字褲文史工作室《達悟(雅美)族傳統家屋調查與研究》,分別以蘭嶼鄉朗島部落跟野銀部落做為研究對象,主要內容有傳統地名的整理、歲時祭儀的調查、家屋的建材與工法、家屋工匠的口訪等,讓蘭嶼文化得以詳實被記錄,進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除了海洋之外,鍾宜芬《山林書寫的歷史脈絡—「太平山文學誌」研究撰寫計畫》,梳理太平山森林一鬱一蔥,經由文學的書寫,完整且詳實的建置林業發展與森林資源的文學地景。

在史前與南島語族的文化層壘,構築了山海之間的歷史記憶。直到清代漢民族跨越黑水溝的移墾,史事的進程又更加廣闊。黃松地《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一帶的公厝》、林秀昭《探索大台南地區客家地圖與文化形塑之研究》、林秀昭《荖濃溪流域北部客家族群開拓史~以六龜、桃源為例》,說明福佬人與客家人,無論是從原鄉的遷徙,將宗教信仰、生活慣習帶到台灣進而在地化;或是在台灣島內二次移民的打拼,都顯示與台灣土地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

到了日本時代甚至戰後,因為不同政治、經濟,造就台灣社會更多元的歷史空間,陳韻如《共同空間、多元記憶:探索南靖糖廠的人文地景》、李依倪《消逝的地下記憶:猴硐地區煤礦產業礦工口述調查與地景盤點》,產業遺址或建築群告訴我們,辛勤的基層員工,他們的勞動力促使台灣的經濟發展,逐步打造進步的時代精神。黃彥瑄《都市想像與重構:一九六〇年代台灣電影中的「都市」再現》,則是用另一視角,反思電影中的都市畫面,是否如大家所想像的如此美好,或許那只是資本家權力遊戲的財務報表。

每當在台灣每個角落觀賞歷史交織而成的地景時,不妨回望這些族群與大自然互動背後所乘載的汗水與淚水,時時刻刻提醒著,台灣這塊土地給予我們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