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之森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木林之森|幕聲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音樂會從一棵樹木出發,擴展至北方的森林、熱帶的叢林以及台灣原住民心中永遠嚮往的原始山林,曲目豐富,跨越不同時代、演唱多國語言。西方作品涵蓋國民樂派作曲家Antonin Dvorak(1841-1904)原小提琴作品改編的聖樂合唱曲、20世紀初期俄國作曲家Pavel Grigorievich Chesnokov(1877-1944)經典聖樂改編、21世紀美國作曲家Richard Ewer及愛沙尼亞青年作曲家Part Uusberg(b. 1986)極富聲音色彩的無伴奏女聲合唱;國人作品有新銳作曲家林碩俊改編的泰雅族民謠,以及蔡育姍改編的客家鄉土音樂,以及台灣作曲家金希文的合唱著名曲目。而在西方文化的觀點裡,「叢林」一詞並不完全是對自然棲息地的描述,有時會將其加入文化的想像,用以隱喻社會。因此,本場特別加選美國女性作曲家Andrea Ramsey及美國青年作曲家Kevin T. Padworski(b. 1987)的奇幻風格愛情小品,讓「愛情叢林」的旋律為音樂會增添一點神秘俏皮的氣息。

「木林之森」音樂會最大的焦點在於委託創作,有感於地球生態已嚴重失衡,音樂家們如何為所珍惜的土地盡一份心力?為此,我們邀請三位台灣作曲家: 趙菁文、黃婉真、林明杰 ,以三種不同的面向來進行委託創作。此外,邀請新銳舞蹈家方駿圍編舞,讓觀眾同時獲得視覺及聽覺的饗宴。幕聲合唱團試著以跨界型式,結合音樂、舞蹈及劇場,希望能獲得更多觀眾的共鳴,更期待觀眾們在接受音樂的「森林浴」之後,能夠真正走進森林,謙卑地聆聽大自然的話語。

委託創作作品簡介

  1. 黃婉真《森林絮語》
    黃婉真老師擅長寫作打擊樂曲及合唱音樂,本作品《森林絮語》嘗試將兩者結合,打擊樂、鋼琴與女聲合唱三者皆具分量,宛如大型三重奏般,是臺灣女聲合唱音樂曲目中少見的編制。《森林絮語》共三樂章,其中一、三樂章的歌詞為青少年所寫,代表年輕人對山林的想像與嚮往,期待不久的將來,人們與森林能夠和諧共好、共存共榮
  2. 趙菁文《樹,生命來的地方》
    為三首合唱曲組合為一系列,創作理念極富哲理,以「時間」及「語言」為作品經緯,其中「語言」佔有很大的主導特色。歌詞分成「人類語言」,以及自創的聲狀詞,結合臺灣原住民11族的語言及自然的擬聲成為「樹的語言」。這些語言,重新組織、建構起新的音樂語言,表現大自然的吶喊,是首能向國際推廣的優異作品
  3. 林明杰《帶著樹苗來》
    設定為貼近人心的暖心之作。本首作品以優美旋律及聲部色彩交織而成,鋼琴伴奏代表「希望」,歌詞充滿呼告語氣,迫切地希望人們能夠盡一己之力,愛惜自然。藉由作曲家富有情感的詮釋,相信能成為凝聚集體意識的美妙樂章。曲目難易適中,是能夠向國內女聲合唱團推廣的好聽作品

演出者

女聲合唱/幕聲合唱團
指揮/陳麗芬
鋼琴/王逸茹
打擊/黃靖元、余沁芸(台北場)、玎酉擊樂(台中場)
編 舞/方駿圍
獨舞/黃渝棉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曲譜首頁
演出照片
創作者簡介

作曲家/趙菁文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作曲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曾受邀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講學,以及於史丹佛大學受聘為客席講師。在美期間師事歐洲當代音樂作曲大師Jonathan Harvey與Brian Ferneyhough,以及史丹佛電子音樂中心所長Chris Chafe。近期新作《暗光》由荷蘭新室內樂團(Nieuw Ensemble)委託創作並於2016年4月在當代音樂指標性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首演。擔任國家兩廳院2018、2017與2015「新點子樂展」策展人,以及兩廳院2014「跨樂新視界」與2013「無」大型跨界音樂會製作之創意總監。

近期作品獲法國音樂雜誌(Editions L'Harmattan Paris)與德國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專文討論與出版;曾獲得眾多歐美演出團隊的委託創作與發表,包括科隆愛樂交響樂團、Arditti String Quartet、Phace、Klangforum Wien、California EAR Unit、St. Lawrence String Quartet、EARPLAY、the Eighth Blackbird等以及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臺灣管樂團、臺灣交響樂團、樂興之時、台北室內合唱團、小巨人絲竹樂團等委託創作或發表。作品也多次獲選於全球各大當代音樂節演出,如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世界音樂節(ISCM World Music Days)、法國波里佛利亞(Polyfollia)音樂節、德勒斯登當代音樂節、德國達姆斯達城當代音樂節、法國第38屆咆哮(Rugissant)音樂節、亞太音樂節、國際電腦音樂節(ICMC)等演出。曾獲亞洲作曲家聯盟青年作曲比賽第一獎、音樂台北作曲比賽第一獎、兩廳院Fanfare作曲比賽第一獎等。曾獲洛杉磯週報評:「她的音樂能創造獨特的氛圍,令人驚歎不已……」;洛杉磯時報評:「她的音樂像是一連串精緻的、美麗的、不可思議的聲音事件縈繞在空氣中……」。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黃婉真

出生於台中市,畢業於曉明女中高、國中部音樂班,鋼琴、作曲雙主修;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獲直升甄試保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作曲組,發表論文〈造型原理在音樂創作中之運用〉取得碩士學位。鋼琴曾師事黃麗瑛、蔡秀道等教授;作曲曾師事林進祐、曾興魁、陳茂萱等教授。創作理念清新自然,寫作風格細緻優美,注重聲音的想像與情感的表達;作品包含室內樂、打擊樂、聲樂、合唱曲、鋼琴曲、協奏曲、音樂劇及歌劇等。

其擊樂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國際性音樂節演出,2015年由台北打擊樂團主辦「作曲家列傳-黃婉真|當代擊樂讀譜樂展」,於台北國家音樂廳、台中中興堂發表歷年擊樂作品,結合擊樂與人聲、器樂、舞蹈與多媒體。2016年完成合唱與擊樂新作《生命之河》,由台北世紀合唱團與台北打擊樂團合作,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發表,並獲選為「2016新韻之聲」合唱詞曲創作甄選之示範曲,於東吳大學松怡廳演出。2017年由玎酉擊樂委託創作擊樂組曲《Listen to me》,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寶成演藝廳首演。2019年受朱宗慶打擊樂團委託完成擊樂交響協奏曲《歷險》,在「第十屆台北國際打擊樂節」由朱宗慶打擊樂團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於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首演。

目前致力於音樂創作與音樂教育,曾任教於台中市曉明女中音樂班、清水高中音樂班、台中市漢口國中、大葉大學。現任教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新民高中音樂班、台中二中音樂班、雙十國中音樂班。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林明杰

林明杰,就學時期曾師事蕭慶瑜、熊澤民、金希文以及柯芳隆等國內著名作曲家。歷年曾多次舉行個人作品發表。著名作品有男生四部合唱曲《Ave Maria》、《小琉球》、《蘭嶼:歡迎歌》等;混聲四部合唱曲《墾丁隨想—大尖山》、《Missa Formosa》等;同聲三部合唱《流浪到故鄉》;直笛合奏《祭》、《Woods In The Wind》,以及各種編制的改編作品。其作曲風格與和聲進行充滿個人特色,近年持續在作編曲領域中力求不斷突破。現任教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臺中二中、南投高中以及彰化藝術高中等中部音樂班。

顯示完整資訊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幕聲合唱團

立案日期

2014/09/19

負責人

吳念芝

團體簡介

為提供天賦優異的臺灣年輕歌者演出機會,提升個人及團體合唱演唱水準,幕聲合唱團於2006年,由臺灣名聲樂家楊艾琳教授創立,並邀請陳麗芬博士擔任指揮。2010年獲得第六屆世界合唱大賽(The 6th World Choir Games, 原奧林匹亞國際合唱比賽)金牌;2012獲得日本寶塚第28屆國際室內合唱大賽(The 28th Takarazuka International Chamber Chorus)戲劇組及浪漫組金牌。

幕聲合唱團團員多有音樂系主修聲樂之背景,受良好的美聲唱法訓練。在合唱上,追求圓潤優美、溫暖融合的音色,以及細膩深刻的情感表現力;以全方位表演者為目標,除了長期的美聲技巧及語韻訓練外,團員也接受戲劇、舞蹈等基礎課程訓練,培養美感及創造力,豐富表演的內涵。

在數年的西方經典演出曲目累積之下,近年幕聲合唱團致力邀請臺灣作曲家進行委託創作,合作作曲家有趙菁文、江佳穎、宋婉鈺、林京美、林明杰、黃俊達、鄧靜然、高竹嵐、李俊緯、林碩俊等。系統式地規劃創作內容:有文學之旅系列I--紅樓夢《柳絮詞》(2018);陪伴系列《童謠組曲》(2019)、《陪伴》(2019);木林之森三部曲《森林絮語》、《樹,生命來的地方》、《帶著樹苗來》(2020)。以不同主題與不同觀眾對話,力求同時兼顧女聲合唱音樂的精緻性及普及性。

在音樂會製作上,「貼近觀眾、唱出心聲」是製作的核心,2018年「美麗的相遇」是獻給不同時代的女性;2019年「唱歌の四季」獻給小孩及老頑童;2020年「木林之森」則是獻給土地。除了基本的合唱之外,亦加入舞蹈、朗讀、詩作、攝影、打擊等各種元素,以「合唱會友」的方式,將幕聲的演唱舞台塑造為各種藝術家們揮灑的平台,挑戰自我,也給予觀眾更多的視聽感受。

未來,幕聲合唱團將朝職業演唱團體邁進,除了演唱之外,也希望融合團員們承繼教育體系的根基,肩負起教育推廣的責任,橫向將觸角伸及各時代、不同風格的樂曲,縱向將聲音傳播至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最後,希望讓台灣的女聲合唱,成為台灣文化中的硬底子、軟實力,成為國際間認識台灣的重要的文化媒介。幕聲合唱團的團徽是「幕聲之翼」:幕聲之翼,任重道遠;幕生之心,始終澄澈。

2018-2020重要活動:

  • 2020 新製作「木林之森」:結合女聲合唱、打擊、舞蹈與詩作朗誦。委託創作《森林絮語》、《樹,生命來的地方》、《帶著樹苗來》三部曲首演。國家音樂廳、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 2020「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合唱台灣壹」受邀團隊,委託編曲《Swa I Yan思念》首演。臺北國家音樂廳
  • 2019 新製作「唱歌の四季」:邀請日籍客席指揮及鋼琴家來台交流。委託創作《童謠組曲》系列、《陪伴》首演。國家音樂廳、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 2018 台日國際文化交流:赴日本東京、長野進行音樂會及合唱文化交流,並受邀於廣島「原爆之日慰靈祭」演唱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