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舞蹈節

三十舞蹈劇場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相遇舞蹈節|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三十舞蹈劇場策展「2018相遇舞蹈節」緣起

有鑑於表演藝術長期處於封閉狀態,位於人聲鼎沸每年達百萬人次流量的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可視為連結表演藝術與觀眾一個有利的位置。策展將「觀眾經營」視為主要目標,在做法上,邀請八位耕耘本土創作的舞蹈工作者/團隊參展,除「翻轉空間」系列需以空間為創意而新編外,其他作品則以精進為前提;另外,藉由工作坊讓學生與民眾透過身體經驗與創作者交流,實現創作者與觀眾產生真正的流動關係;最後,規劃學校與社群為對象的周間推廣場次,則為拓展觀眾層達成初步的進展。

企業資源投入,規劃得宜,成果豐碩:「相遇舞蹈節」為首度本團與華山1914文創園區合作,受到王榮文董事長的支持,華山因應籌備演出之需要提供各式場地(包括排練、演出、工作坊等),並且提供宣傳行銷的人員、經費與管道投入,讓舞蹈節的宣傳一改舞團以往團體單打獨鬥的狀況,大量曝光的機會,提高藝文觀眾與華山的遊客對舞蹈節的關注。而在場地資源可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得以規畫工作坊、劇場導覽與推廣演出等配套,觀眾有機會在較為充分的互動中,提升對舞蹈的認知,正呼應策展核心「觀眾經營」的面向,讓低迷的舞蹈演出市場,能有翻轉的機會。

跳脫聯展的平台模式,成為初具規模的節慶活動:本次在團體方面有小事製作、三十舞蹈劇場、HPS舞蹈劇場、許程崴製作等,自由編舞者則由賴思穎、林俊余、張國韋與汪秀珊加入,除了演出外,為期一周的工作坊、6場的推廣演出以及圈區內的快閃宣傳活動等之簇擁,才是形成活動規模之重點。其實國內舞團不乏自辦各式表演平台,多以個人名義加入,然而正式的策展需要更多資源的挹注,正如長期觀察國內舞蹈生態發展的舞評人David Mead大衛密德所言「藝術家創作需要資金,尤其是穩定且持續一段時間的資金使創作得以提早規劃,『……』三十舞蹈劇場及華山文創園區乃本舞蹈節幕後大功臣。」

藝文團體與商業團體之合作,加強演出專業度把關節目品質。本團具有14年辦理三十沙龍的經驗,可成小型策展的模型,所累積的包括如何陪伴與協助創作、引導表演者追求其傳達情感與理念的表演力、整合舞台技術,讓換場/翻台的過程順暢等,而在工作坊的操作上,增加劇場導覽的概念,受到學員的好評,對劇場產生親近與好奇感,皆有助於拉近民眾與表演藝術的距離,這些規劃無不皆展現了本團以14年經驗所累積的統籌能力,同時本次合作也了平衡華山過於商業化的社會觀感。

周間推廣的行銷模式,將成為拓展觀眾群的重要基礎。一周之內演出12場次,在領域間堪稱一創舉,在場地資源可充分利用的條件下,本策展大膽規劃周間推廣場次,目的在於「讓劇場變教室」,呼應三十草創時「處處劇場」的思維,又如同王榮文先生形容出版業為「沒有圍牆的教室」。因為創舉,在操作的細節上原以學校為目標,但未諳學校機制,故改變增加社群為對象,擴展參與的可能性。以低票價、創作者/作品說明、演後座談等,的確有非常好的效果,亦為舞蹈節一大特色。

演後座談持續深化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流動。本次演出後所規劃的演後座談,互動氛圍相當良好,雖然,在票房部分為「關照議題」之場次,因知名度、動員力、議題性和非在地團體等皆造成推票之困難,華山亦積極策畫商業的行銷活動(以贈品刺激購票率),效果有限,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本系列的演後座談卻是更能觸動人心的,失智長照和公共安全議題都與觀眾切身相關,在演後座談的分享中,都有助於觀眾更加了解議題之內涵,而在議題化為創作時,藝術所轉化的撫慰效果,更具體展現藝術的社會功能。

當園區遊客變成觀眾,提升文創園區之質感。舞蹈節演出最終場,來了一位貴賓-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張小燕,她原只是來園區夜間散步,巧遇演出,便前來欣賞,而事實上,在演出周間不乏這樣的遊客前來關注,尤其有許多國外遊客因這樣的機緣,與作品「相遇」在華山,也讓本團感受到人潮所帶來的機會與可能,如何加深這「相遇」的質感與交流,則鼓勵本團在發揮自身身為資源分配與共享的角色上,投入更大的努力。

本次執行的經驗已為舞蹈節奠定可長可久的基礎。本次執行以為本團帶來很好的經驗與口碑,華山1914文創園區與台灣文創發展公司向本團表示他們願意以三年為短期目標,委託本團持續規劃舞蹈節,讓未來(至少)3年(2018-2020)內在春天時分,「相遇舞蹈節」將持續播下舞蹈藝術的種子,在華山開花結果。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