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

  • 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ACL-Taiwan 50週年系列活動」演出簡介

「亞洲作曲家聯盟」(簡稱曲盟)為亞太地區歷史最悠久,且最重要之國際文化組織。由已故作曲家許常惠所發想,於1973年由日本、韓國與香港共同響應而成立。曲盟成立以來透過各成員國輪流舉辦亞太音樂節,為台灣和亞太地區當代作曲家提供持續而穩定的作品發表與音樂交流平台。

2023年適逢曲盟成立50週年,規劃一系列活動包含六場音樂會、一場學術研討會及50週年文物展,音樂會曲目除透過會員徵曲,也安排已故前輩作曲家的作品,此次於系統活動中的樂展V(西樂與傳統樂器混和編制)本場音樂會除委託旅美作曲家李元貞和作曲家蔡淩蕙以他們獨特的人文關懷創作新曲,並演出李志純、林岑陵、陳欣蕾、蔡承哲、蕭永陞等中青代作曲家多首音響細膩、曲風獨特的混和編制佳構,呈現傳統與現代的嶄新對話。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曲譜首頁
演出照片
創作者簡介

作曲家:李元貞

自從於2000年的琵琶與西室內樂作品《葬》 採用台灣北管、喪事、無調性音樂、舞台走位、拼貼等材料之後,作曲家李元貞便已相繼推出劇場、肢體等傳統音樂樂器或元素與西方對話的作品,例如古箏獨奏《貓嬉》(2003) 、教育部文化藝術獎作品古琴與十件西洋樂器的室內樂《間奏曲:參》(2006),以及在2006年為吳榮順製作的音樂會「客家風情畫」改編長達四十分鐘的國樂伴奏,融入低限音樂、爵士鼓等風格,是客家與國樂跨界最早的例子之一。相關的佳作又如樂興之時委託之古箏與弦樂團協奏曲《飛天》,受邀至美國與亞洲作曲家年會演出(2011,以色列),以及有感二戰遷台移民處境的室內樂《離歌 II》獻給加拿大龍吟滄海樂團(2019),女性意識與象徵《三我》(2020,雲樹雅集委託)、《美濃之道》等等。近年作品討論新航海與後殖民為題,譬如2023年首演的原創歌劇《天中殺》以及臺灣國樂團專輯收錄的《新(野蠻)巴洛克組曲》等等。李元貞繼2006年取得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碩士後留美,先後取得耶魯大學音樂院藝術文憑(2008)、以及芝加哥大學音樂博士學位(2015),曾任職於里德學院 (Reed College)客座教授(2016-2017),於2023年起在台南藝術大學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等兼任作曲與理論教學。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蔡淩蕙

蔡淩蕙為臺灣作曲家,美國耶魯大學音樂碩士,賓州大學哲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曾以《海翁繪》專輯獲第三十屆傳藝金曲獎之「最佳編曲」獎。並多次與臺南人劇團、臺北人室內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合作。近年作品包括琵琶獨奏曲《佛跳牆》、《南管足鼓協奏曲》、音樂劇場《昭君出閣》、合唱曲《倒旗-四門子與刮地風》、室內樂《毀壞的城市》與《琴想》系列、跨界專輯《海翁樂繪》等。

顯示完整資訊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

立案日期

1974/06/11

負責人

連憲升

團體簡介

本會為「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也是台灣當代音樂界最重要的國際音樂組織之一, 本會近年來極力推行台灣與國際音樂界的交流與合作,透過彼此雙方的互動,進而更清楚且迅速的更新自我資訊並檢討,並鼓勵新生代作曲家發表作品,使亞洲區新生代作曲家更多相互接觸的機會。

2018-2023重要活動紀錄:

  • 2022-06-30~2023-08-31「亞洲作曲家聯盟口述史出版計畫」2023年9月出版。成書內容除了整理六位資深作曲家對ACL的口述歷史之外,亦邀請中央研院研究員以及日本、韓國、台灣三地音樂學學者,撰寫不同角度與不同國家早期參與ACL的人物、情形與意義,並附上ACL創立以來歷年大會時間地點和主事者名單。這些文章和表格以多語言型態並呈(中英、日中英、韓中英),將有利這本書在東亞和世界的傳播,增進ACL歷史在國際上的曝光度和討論度。
  • 2022「音樂台灣2022作曲聯展」共舉辦三場,臺中1場、臺北2場,共演出老中青及逝世前輩作曲家共23首作品,包含7首委創作品。
  • 2021「音樂台灣2021作曲聯展」共舉辦三場,兩場為演奏廳大型製作,分別為混合編制室內樂場與合唱場,由采風樂坊、臺灣D.C.室內樂團與台北室內合唱團擔任演奏團體,共計演出14首作品,其中五首為委託創作。另一場於十方樂集劇場演出,採中西混合編制,共演出7首作品。另製作一場「當代音樂論壇」,以作品具備音響美學或作曲技法之開創性為前提,共演出三首作品,另安排兩首傳統曲目,期望透過傳統與新創作品的穿插達到不同的聆聽感受。
  • 2020「音樂台灣2020作曲聯展」臺中1場,安排臺中前輩作曲家張炫文合唱作品,及委託臺中在地作曲家林進祐創作《臺中頌》,並結合多首臺中詩人之藝術歌曲,展現臺中豐沛的文化生命。
  • 2019「音樂台灣2019作曲聯展」高雄1場、台北2場,安排老、中、青三代不同歷史背景、風格與編制的國人作品,共21首。
  • 2018 假國家音樂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東吳大學舉辦「2018 年第 35 屆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暨亞太音樂節」,發表包含臺灣等亞太地區13 個國家或地區之當代作品。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