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

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

  • 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2010國際青春編舞營」邀請到的八位年輕國際編舞新秀,四位台灣代表中,有三位來自本地,一位來自香港現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就讀,三位亞太代表分別來自日本、紐西蘭、新加坡,係由世界舞蹈聯盟亞太分會(World Dance Alliance-Asia Pacific)的各國代表分別提出各國優秀藝術家,今年新增由世界舞蹈聯盟歐洲分會(World Dance Alliance-America)推薦之歐洲地區藝術家,共計八位編舞者參與。

編舞營活動於7月4日在左營高中舉行舞者甄選,當年有64人次報名參加。八位傑出的編舞家從應試的年輕舞者中,共甄選出37位適合自己創作舞碼的表演人員,7月5日起至7月23日為期三週的排練工作,並於7月24日及25日以售票方式舉辦兩場成果展。

演出內容概述

共計有八首舞作發表,分別為蔡博丞《Mr. Dude》、李人欣《你|我》、三東瑠璃《另一個故事》、王國權《老牌野樹屋》、Rosalie van Horik《靈域》、Salvatore Romania《手.勢》、梁弘卓《捷運3/4》、張逸軍《植物人》,分為上下半場演出。

上半場舞碼皆使用牆為背景且以「人」為創作核心。左營高中舞蹈劇場舞台後方的牆演出前並無特別加工或粉刷,部分牆面油漆已斑駁脫落且留有以往之痕跡,因而呈現出一種寫實感,上半場皆以「人」為創作核心,舞作裡皆有運用到牆,呈現出一種真實感、距離感,以及一般背景幕無法呈現的肢體支撐動作;上半場第四支舞聯結「人」和「地域」,探討人與大自然之間的議題,進而引導出下半場以「地域」為主軸的概念。下半場多以「地域」為主軸探討特定地域中人的發展與關係;整體而言,今年的國青編舞者不約而同的在編舞呈現上緊扣生活上之元素,以「人」或「地域」為核心更深一層地探討藝術生活層面的交集,整場演出前後貫穿順暢且相互呼應。

特色及影響

原名為「亞洲青春編舞營」的「國際青春編舞營」活動創立於1999年,結合了台灣年輕創作者以及精選之亞洲編舞菁英,歷年來參與編舞者有五十多位,舞者三百多位,孕育出六十多支繽紛舞作。為了發掘及培養更多的舞蹈藝術菁英,深耕發展南台灣的舞蹈動力,2005年由台北移師高雄。十年的耕耘成長,經由羅曼菲的發起,接由王雲幼、梁瑞榮、周素玲之延續,再加上財團法人菁霖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左營高中以及高雄市左派舞蹈協會等各相關單位的支持,「亞洲青春編舞營」於2009年擴大範疇,將其觸角由亞太地區延伸至國際,更名為「國際青春編舞營」繼續向世界進軍。「國際青春編舞營」主要理念在於發掘台灣新一代編舞者,以期活絡表演藝術,並對國內藝術創作提昇有正面影響。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新增由世界舞蹈聯盟歐洲分會(World Dance Alliance-America)推薦之歐洲地區藝術家,再經由主辦國選出。世界舞蹈聯盟亞太分會於2004年在台北國際舞蹈論壇中貢獻良多,為台灣及國際舞蹈和學術界創下許多奇蹟。為配合政府國際化政策及延伸國際舞蹈論壇的國際觀,特別將活動移師到高雄,擴大參與層面由原來的亞太地區延伸至國際各地,藉由國際文化交流進而增加南台灣的國際知名度和文化藝術氣息。

編舞營活動於7月4日在左營高中舉行舞者甄選,今年有64人次報名參加。八位傑出的編舞家從應試的年輕舞者中,共甄選出37位適合自己創作舞碼的表演人員,參加為期三週的排練工作,也為南台灣熱愛舞蹈的年輕學子提供一個多元的演出及學習機會。青春編舞營今年邁入第十一屆,在移師高雄後,讓南台灣的舞蹈工作者們能有更多機會接觸來自亞洲不同地區的多元化舞蹈風格,不僅供創作的機會,也提昇觀賞者的興趣,獲得廣大及熱烈的迴響。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課程師資表
研習資料
文宣品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