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主辦「2021年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簡介
「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Taipei International New Music Festival, TINMF)由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主辦與策劃,自2012年起,每年10至12月間舉辦音樂會、講座及研習等活動,以提供現代音樂創作、展演與研究之經驗交流。2017年更於國家兩廳院演奏廳舉辦一連六天、共七場之大型活動,更創造平均超過八成的優異票房紀錄。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1年TINMF選擇將重心投注於優秀的國內演奏家與團體,聚焦「經典與新穎之器樂編制」,舉辦兩場音樂會。四重奏場安排演出經典之「弦樂四重奏」及近代產生之「薩克斯風四重奏」曲目,三合奏場演出器樂獨奏、二重及三重奏作品。兩場音樂會共委託五位作曲家譜寫新作,為經典與新穎之編制添新曲。
樂曲簡介
三合奏
- 錢善華:《憶》為大提琴獨奏
Shan-Hua Chien: Retrospect for Cello Solo - 范立平:《夢.鏡》為鋼琴獨奏
Li-Ping Fan: The Mirror for Piano Solo - 陳宜貞:《蜘蛛躡步》為鋼琴三重奏
Yi-Chen Chen: A Noiseless Patient Spider for Piano Trio - 林岑陵:《當死亡數字死亡之時》為鋼琴獨奏
Tsen-Ling Lin: When the Death Numbers Die for Piano Solo
四重奏
- 蔡宜真:《歲月靜好》為薩克斯風四重奏
Yi-Chen Tsai: Allégorie de la Musique pour quatuor de saxophones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委託創作:作曲家錢善華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碩士,維也納國立音樂院作曲家文憑。
作品包含獨唱、獨奏、合唱、室內樂及管弦樂曲多首,且致力於臺灣原住民、南島語系民族音樂研究;教學專長領域除作曲、音樂理論、西洋音樂史、合唱指揮之外,也包含世界音樂、亞洲音樂、南島語族、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等民族音樂學課程,曾獲貝爾格基金會作曲獎學金、文建會音樂創作甄選獎及委託創作、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創作。國科會臺灣原住民、南島語族音樂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
曾任臺灣師大音樂學院院長、音樂系主任、民族音樂研究所所長,臺大、金穗、音契、師大音樂系、台北基督教青年會等合唱團指揮,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台灣民族音樂學會、及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台灣分會理事長。
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兼任教授。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委託創作:作曲家范立平簡介
畢業於師大附中音樂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印第安納大學作曲碩士;受到母親呂文慈教授啟蒙開始創作,求學時期先後師從Aaron Travers、David Sand-strom、Claude Baker、蕭慶瑜、趙菁文。曾以鋼琴主修考入莫札特音樂學院先修班,然秉持對作曲的熱愛,選擇留台繼續向蕭慶瑜教授學習作曲。作品風格涵蓋室內樂、交響樂、電子音樂作品、音樂劇,曾於臺灣、香港、美國等地演出。於2016、2018分別舉行個人音樂會,作品也經常於音樂節發表,包括臺北藝穗節、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暨音樂節、美國中西部作曲家座談會等。2019年,作為「聽‧林園在唱歌」系列活動駐節作曲家,與陽光台北樂團合作,於臺北林家花園演出。
任教於真理大學音樂應用系,馬偕、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國立臺灣師大附中,天主教光仁中學,臺北市立復興高中、仁愛國中、南門國中。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委託創作:作曲家陳宜貞簡介
美國馬里蘭大學理論作曲博士,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並兼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師承陳茂萱教授。後赴美於密西根大學攻讀碩士,師承Bright Sheng(盛宗亮)與 Susan Botti,並跟隨Evan Chambers與Eric Santos 學習電腦音樂。鋼琴師承Sean Duggan、Philip Bush,鑽研現代作品詮釋,為多位作曲家首演作品。爾後獲頒美國馬里蘭大學全額獎助學金,師承Lawrence Moss與Robert Gibson。在美期間,管絃樂作品《Labyrinth》於Walsum作曲比賽中獲獎。返國後投身教學工作,並持續積極創作,多次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曾與臺北室內合唱團、采風樂坊、朱宗慶打擊樂團、春秋樂集等演出團體合作;與擊樂家吳思珊所合作之《闇夜迷走》入圍第八屆台新藝術獎。曾於韓國創樂會東方紀元現代音樂節、兩廳院新點子樂展、美國電子音樂學會年會、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亞洲作曲家聯盟音樂臺北等音樂節發表作品。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委託創作:作曲家林岑陵簡介
1967年出生於臺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博士,現任國立臺東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兼任副教授,曾兼任於東吳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2020《黑潮蘭嶼》、2018《轉折》交響曲由長榮交響樂團發表於臺北國家音樂廳,2019《左岸》、2016《島嶼之歌》及《天空落水在窗外》、2014《古早事》獲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創作補助,2011《我來自遠方》獲選為ACL亞洲作曲家聯盟亞太音樂節交響樂團演出,2010《起心動念》、2009《逝水年華》獲得行政院文建會「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計畫」之鼓勵原創獎,2009《我來自遠方》獲得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音樂院交響曲作曲比賽首獎,2004《古老時間中的獨白》獲得行政院文建會福爾摩沙小提琴協奏曲作曲比賽佳作,2003《鳥鳴澗》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選。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委託創作:作曲家蔡宜真簡介
出生於台灣台中市,先後畢業於光復國小、曉明女中(國、高中部)音樂班、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現臺北藝術大學),於2000年以評審一至通過獲巴黎師範音樂院作曲組高級文憑;現為臺北藝術大學博士候選人。先後師事吳丁連、盧炎、M. Marler. Michelle、楊聰賢、潘皇龍等教授。
目前任教於臺灣藝術大學、東吳大學、文化大學等音樂系。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
1989/12/09
潘家琳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創立於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以拓展國內新音樂環境,促進國際音樂文化交流為宗旨。協會之任務為倡導現代音樂之創作、發展與評介、促進國際新音樂文化之交流等。
本會以ISCM-Taiwan Section(國際現代音樂協會臺灣總會)之名加入「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國際現代音樂協會創立於 1922 年,於次年在薩爾茲堡開始舉辦年度之「世界音樂節」(World Music Days)發表會員新創作品,現有六十餘會員國或機構組織。本會自1992年起加入,獲選於該年五月華沙舉行之世界音樂節演出潘皇龍《迷宮.逍遙遊 II》與李子聲《亡國詩一》,至今已有卅餘首我國作曲家作品於歐、美、亞、大洋洲等各會員國主辦之世界音樂節中發表。近年獲選演出作品包括周久渝弦樂四重奏於2011年克羅埃西亞首都Zagreb,此曲並榮獲ISCM-IAMIC青年作曲獎及獲委託創作新曲、趙菁文合唱作品《鑼鼓運動》於2012年比利時安特衛爾普、曾毓忠單簧管與電子音樂《狂想曲》於2013年維也納、趙立瑋弦樂四重奏《風‧林‧火‧山》於2014年波蘭Wroclaw、王建為單簧管獨奏《凝》於 2015 年斯洛維尼亞首都Ljubljana,以及馬定一《Night Monologue For Cello Solo》和黃佩芬《Lang Lao》2019年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演出。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歷年來舉辦過為數眾多之專業活動,包含了系列演講、座談會、學術會議、音樂會、參與國際性展演活動與邀訪國際音樂人士來臺等,並多次承辦行政院文建會「音樂臺北」作曲比賽、2004福爾摩沙作曲比賽等。本協會已出版十餘張會員個人作品雷射唱片專輯,近十年每年歲末與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合作舉辦「現代聲樂作品發表會」;自2012年每年籌辦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至2019年已辦理七屆。「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為內政部立案之社團法人,發起人與首屆理事長潘皇龍教授,歷任理事長包括柯芳隆、錢善華、李子聲與馬定一教授。現任第十三屆理事長潘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