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莆 Lee, Wen-Pin Hope
李和莆(Wen-Pin Hope Lee),臺灣著名作曲家,出生於臺中市,於2006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舉辦第十七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作曲人獎殊榮,2007年再度以《水鬼城隍爺-艋舺過水霞海城隍-數位音樂劇場-五幕舞劇》入圍第十八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13年與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合作的「幸福進行曲」拿下第48屆廣播金鐘獎。 李和莆自幼學習鋼琴,由賴秋鏡老師啟蒙;十七歲時由林進祐教授啟蒙理論與作曲課程。隨後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先後隨曾興魁、陳茂萱及陳樹熙等教授學習。1993年負笈美國麻州波士頓大學繼續攻讀作曲及音樂理論,隨美國即興音樂創作前鋒盧卡斯·佛斯(Lukas Foss, b. 1922- 2009)、希臘現代音樂之父提歐多爾·安東尼奧(Theodore Antoniou, b. 1935- )以及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作曲組主任馬傑里·瑪利曼(Marjorie Merryman, b. 1951- )等大師學習,於1999年1月取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DMA)。2013年獲選為美國波士頓大學維基百科網站(BU WIKI-Humanities, music, and art)唯一臺灣知名校友(Notable Alumni)。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終身免評鑑專任教授。兼任於國立師大附中音樂班。專長領域:作曲、數位創作藝術、電腦音樂與音樂理論,亦積極參與結合影像互動的數位跨領域藝術創作。創作涵蓋各類型古典獨唱(奏)、室內樂、管絃樂、舞劇及音樂劇場。近年更在音樂劇、流行音樂與各類型配樂有大量作品出產,成為國內跨界音樂創作的重要作曲家之一。2021李和莆與清大范建得及師大黃冠寰兩位教授共同創立安信達國際智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Inciting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為共同創辦人。積極投入區塊鏈(Blcokchain)科技智權的管理與保護。2021年11月發行個人NFT《隧道之歌-臺北印象》破百萬元結標,開啟亞洲古典音樂與NFT結合的元宇宙。(新聞連結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C06W0198)2022年9月第一首流行歌曲《無可奈何》(詞曲創作),全世界數位發行上架。
歌劇/清唱劇/舞台劇/音樂劇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客風•廢墟後生仔 | 四幕舞劇 | 2019 | 90分 | |
| 驚奇之旅-俄羅斯馬戲團 | 數位戲劇配樂 | 2011 | 53分 | |
| 聲東擊西 | 影像互動虛擬音樂劇場 為人聲、預製鋼琴(含擴音與效果器)與打擊樂四重奏 | 2009 | 40分 | |
| 白賊七仔傳奇 | 為獨舞者、小提琴、鋼琴、打擊與影音互動 | 2008 | ||
| 喧騰一時 | 為中西打擊樂團與影像互動的虛擬音樂劇場 | 2008 | ||
| 水鬼城隍爺-艋舺過水霞海城隍 | 五幕數位音樂舞劇 | 2006 | ||
| 盲神來囉! | 四幕舞劇(音樂) | 2005 | ||
| 風動 群起-台灣系列 | 單幕舞劇 | 2005 |
管弦樂/協奏曲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台灣鄉土交響曲 | 二管編制管絃樂(李和莆編曲創作) | 2019 | 40分 | |
| 南瀛傳說 安平南都 | 國樂團 | 2019 |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慶典序曲-師大大師 交響綺想 | 女高音 次女高音 男高音 男中音 混聲合唱團、交響樂團 | 2019 | ||
| 除了我,就是這個世界 | 中提琴協奏曲 二管編制管絃樂團 | 2017 | ||
| 台灣四季 | 二/三管編制管絃樂 | 2012 | 36分 | |
| 台灣高見 | 二/三管編制管絃樂 | 2011 | 40分 | |
| 聽障奧運進行曲 | 2009 | |||
| 九腔十八調(源自六首客家民謠) | 為小提琴獨奏與管絃樂團的協奏曲 二/三管編制管絃樂 | 2008 | ||
| 我們的鄉 我的家-鹿港八景 | 二/三管編制管絃樂 | 2008 | 45分 | |
| 客謠風情 | 二/三管編制管絃樂 | 2007 | 15分 | |
| 形形色色 | 二管編制管絃樂 | 2005 | ||
| 風動 群起-台灣民間傳說英雄 | 為鋼琴獨奏與管絃樂團的小協奏曲 | 2005 | ||
| 一個偉大宗教家的回憶 | 7首管弦樂組曲 二管編制管絃樂 | 2003 | ||
| 動物狂想曲 | 十二段管絃樂即興小品 為青少年管絃樂團 | 2000 | ||
| 12首管絃樂小品 | 二管編制管絃樂 | 1999 | ||
| 小交響曲 | 二管編制管絃樂 | 1999 | ||
| 黃昏老鎮 | 二管編制管絃樂 | 1993 | ||
| 江城子 | 二管編制管絃樂 | 1992 |
聲樂作品(含合唱曲)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春分 | 聲樂曲 | 2012 | ||
| 愛酒 | 聲樂曲 | 2012 | ||
| 彎彎月娘 | 聲樂曲 | 2012 | ||
| 三首源自臺灣原住民的聲音 | 為混聲合唱團 | 2011 | ||
| 三首台語詩 | 為獨唱群與混聲合唱團 | 2009 | ||
| 三首台灣倪仔歌 | 聲樂曲 | 2009 | ||
| 三首台灣倪仔歌 | 為獨唱與混聲合唱團 | 2009 | ||
| 四首藝術歌曲 | 聲樂曲 | 2008 | ||
| All of me, Just as thought you were here | 爵士改編歌曲為獨混聲合唱團 | 2007 | ||
| 三首福佬系民謠 | 為女高音與大提琴 | 2006 | ||
| 大悲咒 交響詩 | 為大型混聲合唱團(獨唱群)與管絃樂團 | 2005 | ||
| 我心讚美上帝 | 為混聲合唱團(獨唱)與鋼琴(含大提琴助奏) | 2005 | ||
| 胡適白話詩三首 | 為男高音與鋼琴 | 2004 | ||
| 是誰在跟我說話 | 為次女高音 男中音(男高音) 打擊與鋼琴 | 2003 | ||
| 胡適白話詩三首 | 為獨唱與混聲合唱團 | 1995 | ||
| 旅人的夢 | 聲樂曲 | 1992 | ||
| 夢土上 | 聲樂曲 | 1992 | ||
| 無情的美婦 | 聲樂曲 | 1991 |
室內樂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一唱一和-源自臺灣的歌 | 為小提琴與中提琴二重奏的6首歌曲 | 2017 | ||
| 光影的城堡 | 鋼琴五重奏 | 2017 | ||
| 閃亮 傳說 | 為木管五重奏 | 2017 | ||
| 月下獨酌 | 為長笛獨奏 | 2015 | ||
| 弦仔搬大戲 | 為中提琴與鋼琴 | 2015 | ||
| 兒時記趣 | 為單簧管與鋼琴 | 2012 | ||
| 品仔歕大戲 | 為長笛與鋼琴 | 2012 | ||
| 六首源自台灣原住民的敘事曲 | 為雙小提琴與鋼琴 | 2009 | ||
| 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 | 小提琴奏鳴曲 | 2009 | ||
| 福爾摩沙映象 | 三首為小提琴、中提琴與鋼琴音樂會小品 | 2009 | ||
| 九腔十八調-六首客家民謠 | 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四重奏 | 2007 | ||
| 台灣地方小調-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大提琴二重奏 | 2007 | ||
| 六月田水-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絃樂四重奏 | 2006 | ||
| 六月田水-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琵琶獨奏與絃樂團 | 2006 | ||
| 六月田水-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小提琴獨奏與鋼琴五重奏 | 2006 | ||
| 六月田水-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鋼琴五重奏 | 2006 | ||
| 台灣是寶島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絃樂四重奏 | 2006 | ||
| 台灣是寶島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鋼琴五重奏 | 2006 | ||
| 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綺想曲三篇 | 小提琴奏鳴曲 | 2006 | ||
| 六月田水-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雙簧管獨奏與鋼琴五重奏 | 2005 | ||
| 北港三景三首 | 為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奏的福佬系民謠 | 2005 | ||
| 台灣是寶島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大提琴四重奏 | 2005 | ||
| 六月田水 | 為小提琴獨奏與絃樂團與鋼琴 | 2004 | ||
| 六月田水-六首福佬系民謠 | 為小提琴獨奏 | 2004 | ||
| 浮生記趣 | 為單簧管與鋼琴的二重奏 | 2004 | ||
| 形形色色 | 為八部大提琴的主題與變奏 | 2002 | ||
| 暗夜 | 絃樂八重奏 | 2002 | ||
| 六首童謠風小品 | 國樂 | 2000 | ||
| 帕薩喀亞舞曲 | 為雙小提琴及雙鋼琴 | 2000 | ||
| 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 共三個樂章 | 2000 | ||
| 12首為兒童的小品 | 六重奏 | 1999 | ||
| 自放吟 | 二重奏(小提琴與大提琴) | 1995 | ||
| 民謠風的素描 | 為小提琴與鋼琴 | 1994 | ||
| 第一號絃樂四重奏 | 三個樂章 | 1955 |
器樂獨奏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福爾摩沙映象(2010) 台灣系列 十二首為音樂會的前奏曲 | 鋼琴獨奏曲 | 2011 | ||
| 福爾摩沙映像台灣系列 三首為音樂會的鋼琴獨奏曲 | 鋼琴獨奏曲 | 2007 | ||
| 台灣是寶島-六首為鋼琴四手聯彈的福佬系民謠 | 為鋼琴四手聯彈 | 2006 | ||
| 浮生記趣 系列二-三首為鋼琴獨奏小品 | 鋼琴獨奏曲 | 2006 | ||
| 青春少年十二首彈奏鋼琴的風格小品 | 鋼琴獨奏曲 | 2004 | ||
| 前奏曲三篇 | 鋼琴獨奏曲 | 2004 | ||
| 第一號小奏鳴曲 | 鋼琴獨奏曲 | 2001 | ||
| 幻覺三篇 | 鋼琴獨奏曲 | 1999 | ||
| 浮生記趣 系列一 五首為鋼琴獨奏小品 | 鋼琴獨奏曲 | 1999 | ||
| 動物狂想曲 | 鋼琴獨奏曲 | 1997 | ||
| 六首鋼琴小品 | 鋼琴獨奏曲 | 1993 |
未提供文字著作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