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一直是民眾願望寄存與期待的地方,無論有沒有信仰,總會在廟埕或走進去行個禮、點個頭,不然就是徘徊觀看寺廟建築上的構件或彩畫,可說是地方藝術博物館。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全臺寺廟數量約1.2萬棟左右(持續增加中),密度之高,是生活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臺灣人對於神佛、鬼魂、祖先,總是抱持著敬畏心,從上天到地下、溪河至山谷,全部都有神靈的存在。這些神靈往往透過一連串歷史事件的發展,進而建立起寺廟供人祭拜,呈現出族群間多元信仰的精神象徵,如郭吉清《隱藏的符碼─高雄地區平埔族信仰遺跡田調計畫》透過360處平埔遺跡建構以石頭、樹木、瓶甕、空間、骨骸、娘姑六類信仰型態,簡瑛欣《蘭陽平原開漳聖王信仰調查與研究》收集22間廟宇分析宜蘭地區開漳聖王信仰的特色,台南市查畝營文史觀光發展協會《遊王再起—柳營代天院遊王公文史調查計畫》觀察遊王公建醮儀式以及採集遊王公信仰圈故事,臺灣山海屯文化發展協會《臺灣中部王勳信仰調查與研究》理解王勳信仰在中部發展網絡跟族群互動,張二文《荖濃溪中游客家聚落的水神信仰調查研究》藉以祭河江儀式瞭解水神信仰的內涵,林秀昭《建築屏東平原北客圖像與義民信仰之研究》利用清代三大民變事件剖析南北義民信仰的形成意義,廖經庭《桃竹苗客家地區的河南兵信仰調查研究》深入調查河南兵事件在桃竹苗客家族群的記憶與認知,許献平《有求必應:臺灣有應公的鄉野傳奇》記錄無主孤魂的有應公31篇鄉野傳奇軼聞。不管是官祀或淫祠,對於民眾來說,只要能庇佑村庄平安,均有香火不斷的供奉。

寺廟不僅是眾多族群靜態之祭祀場域,還有很多動態的廟會活動。廟會活動因為神明聖誕、遶境、建醮、進香而舉辦,內容豐富度最多也熱鬧的便是「陣頭」。陣頭主要有兩大類,文陣及武陣,文陣多半是音樂演繹為主,如汾雅齋南管樂團《鼓吹迎媽祖:再現北港馬陣吹》《薪火相傳:北港汾雅齋南管樂團—轎前吹傳習計畫》;而武陣基本上在身體律動感會較活潑,儀式成分鮮明,舉凡臉譜、服裝、武器道具等,都隱含著宗教意義,如中華民俗藝陣研究室《台灣南部醮典的民俗藝陣—以西安慶安宮、東港東隆宮、關廟山西宮的王船醮典為範圍》、采風民俗工作室《台灣八家將臉譜隱藏意涵之調查研究-以台南佳里吉和堂八家將團及其衍派分團為範疇》、李佩儒《失落的邊乩—台灣如意開基系統什家將團調查》

民間信仰是臺灣文化的另一側面,它所展現的地方生命力、地方動員,以及地方政治經濟是教科書沒有記載的,有其觀察重點和體驗。起身吧,走出家門到附近的寺廟走走,認識歷史課本外的臺灣史。

 

文編/劉懷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研究生) Banner設計/Dyin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