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健康不如以往時,人們不再擁有自己的生活。人們面對於疾病的未知發展與健康流逝感到擔憂及恐懼,往往除了生理上的疼痛,心理層面的煎熬也同時存在。甚至連同患者的親友,在照料的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焦慮。
在過往補助案中,個人疾病的經驗、陪伴他人的關懷,以及社會群體的關照,藝術家們從自身及周遭的經歷談起。
「寫針集─陳傳根個展」便以創作者透過注射胰島素的針頭,來呈現陳傳根自身與疾病留下不同階段的心境紀錄,並做為與一般民眾認識疾病的橋樑;王連晟「依然」藉由罹癌的家人及其他病患因化療掉落的頭髮,將逝去的健康與身體的延伸一同留存於作品中;張皓涵創作之《偷生》,同時受邀於「Athens Jewelry Week 2018」舉辦個展,以癌細胞於體內生長蔓延開的樣態轉化為飾品,將配戴於身體上的裝飾化為警示之物。
罕見疾病基金會「採集‧書寫‧編輯營」則透過課程帶領病友一同完成《九個萬分之一的相聚》一書,分享病友的生命歷程;而沙丁龐客劇團深耕已久的「紅鼻子醫生」相關培訓計畫,將表演藝術融入社會服務,讓歡笑帶進兒童醫院,小丑們不只撫平病童的恐懼與傷痛、減緩家屬的焦慮,甚至給予醫護人員喘息的空間。
為努力生存與疾病共處,雖然如此害怕漫漫長路的治療過程,大家互相問候或身體力行的陪伴,獲得身旁的勇氣,讓這段旅程能更加溫柔與堅毅的支持下去。
文編/黃子軒 Banner設計/唐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