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李威儀(影言社主編) Banner設計/Yu HSU

關照社會的現實主義攝影,在當代台灣的發展有其時代因素,其中最主要而深遠的影響,是台灣在解嚴前後高速轉變之際,社會風起雲湧的運動氛圍,賦予攝影家在場目擊、揭露與紀錄的使命。「看見」成為攝影當時的主流主張,也使報導與紀錄攝影在1980年代到達高峰,令攝影指涉的不僅是視覺的延伸,經常也成為一項嘗試介入現實的行動。

許多1950至1960年代前後出生的攝影家,由於時空環境使然,多在1980、1990年代具有攝影記者的新聞媒體經歷,即使視覺表現各具特色,但受到時代脈動的感染與號召,在不同程度上傳承著現實主義攝影面向社會的意識與思路傳統。

從國藝會近十年來的「出版—平面出版品項目」中,可以看到不少攝影家陸續將作品重新整理,再度喚起二十世紀末台灣社會的視覺記憶。其中,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2013)是頗具代表性的作品。這本書重新編輯關曉榮對基隆八尺門原住民權益的著名調查報告,包括大量照片與文字紀錄,在1980年代中首見於報端,又成為《人間》雜誌創刊號的封面故事並展開連載,進而引發社會大眾對原住民面臨經濟、土地與文化的壓迫等問題的重視;在這本新編的專書中,亦收錄關曉榮於1996年和2011年陸續重返八尺門的後記。《人間現場—八〇年代紀實攝影》(2016)彙整了蔡明德在《人間》雜誌擔任攝影記者期間所拍攝的33個影像專題,這雖是他屆耳順之年才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個人著作,但其中的許多作品,早已是1980年代台灣發展歷程中令人印象深刻而十分熟悉的視覺印記,這同時也反映出《人間》當時在報導攝影浪潮前線的積極實踐。

莊正原的《消失的河流》(2017)延續古典紀錄攝影的專題形式與關懷,收錄他從1994年起歷時二十年對都市原住民的影像紀錄,訪查居住於新北市新店區中正國宅的阿美族人以及原鄉部落在現代都市發展中的生活與文化變遷。沈昭良的《台灣綜藝團》(2016)是拍攝自2005年至2016年間、紀錄別具在地民俗特色的移動式歌舞團的作品,描繪著台灣慶典祭儀的草根文化與歌舞表演者在絢麗秀場之外的生命樣態,有別於前述以單元劃分、具報告敘事傳統的書本,這本書持續尋找專題式紀錄攝影的當代路徑。《派對走掉》(2014)是許村旭在其自1980年代末開始從事記者工作的攝影作品,但他試圖轉化新聞議題的糾纏,選錄了他觀察各種社會時事現場的光怪陸離,帶有戲謔的個人風格,並幽默地以「派對走掉」揭示出台灣社會(包含攝影)在世紀末的一陣熱鬧高潮之後,隨著2000年的政權轉移,社會運動與報導攝影的能量逐漸散去的現象。謝三泰的《鹹水煙——澎湖印記》(2020)則展現其故鄉澎湖在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末的風貌,在散記般的視覺手帖中,述說鄉土人文的歲月流轉。最後提到的《台灣綜藝團》、《派對走掉》、《鹹水煙—澎湖印記》這三本書,皆有攝影家張照堂參與圖片編輯,由此也可以發現他對這一世代攝影創作者的影響。

從攝影書的出版觀察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台灣攝影發展的脈絡關聯,對於理解我們自身視覺文化的構成樣貌,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參照。或許可以說,這些紀錄型態的攝影書,本身也記錄著「紀錄」的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