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2006年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中,美國前副總統艾爾.高爾指出,雖全球暖化已有諸多科學驗證,仍有許多民眾和政府官員認為其是未經證實的現象,不相信全球暖化是個問題。如今,因暖化帶來的極端氣候,已成為人類的生活日常,2022年全球各大洲相繼傳出的高溫、熱浪、暴雨、洪災、乾旱、野火等,相信許多人都記憶猶新。當下及未來更需面對極端氣候下,海平面上升、飢荒、水資源缺乏、生物多樣性消失及流離失所等各種危機。為回應《巴黎氣候協定》要求將全球變暖控制在不超過1.5°C,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的目標,不僅需要國際合作,我們每個人也需要加以了解並立即採取行動。

藝術界這幾年在綠色永續思維影響下,亦更為積極地回應與行動。除致力於藝文組織的持續轉型,建立業界的減碳方案或有效行動指南的出版(參考本文「延伸報報」),或共同研討及實驗新的、更有彈性的製作藝術的方法(如STAGES永續劇場聯盟,2022至2025年間將由聯盟14個組織合作巡演新型表演)等。去年也有氣候遺產網絡(CHN)於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提出宣言,強調基於文化的氣候行動在實現《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目標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表演藝術場館包含國表藝三場館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亦陸續宣示將朝低碳永續經營努力。另由多個民間組織甫於2022年聯合成立「台灣藝術永續聯盟」,亦將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共同行動,希望帶來改變。

如何回應或向公眾傳達「氣候變遷」,也成了當代藝術創作關注的焦點。近年獲國藝會補助的藝術計畫當中,也可看到對此議題的相關創作與行動回應:

觀念裝置藝術家林嘉貞,2022年在美國邁阿密Locust Projects藝術空間展出大型裝置作品《如履薄冰》Treading on Thin Ice)。她將景觀作為人類活動痕跡和身體意象延伸的場域,探討因社會議題和氣候變遷所導致漸進性災難下的人類境況,以及人類被迫不停地去適應及應對環境不斷改變的過程。

吳尚芸獲選威尼斯科學藝廊(Science Gallery of Venice)舉辦的「Art of Marine Sciences - Oceans」徵件計畫,切入其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心。她與科學機構ISMAR共同發想討論,完成作品《海波之歌》Song of The Sea Waves),將海表面波形轉化為音色(Tone)並形成旋律,使觀者透過聲音感受海表面波隨著氣候的變化也隨之變化的關係。

有感於氣候變遷影響人類生存未來的現實,差事劇團於2022年11月初,在台中石岡大甲溪河谷農村現地演出環境劇場《千年之遇》,以一個小村莊做為場景,開展關於寓言、夢想、環境生態與現實掠奪的故事。該作品延續差事劇團探索民眾劇場的敘事方法表述當前議題的可能,土地成為關照的核心,讓此藝術展演帶有文化行動的性質。台北打擊樂團2021年舉辦「當,地球停止轉動」音樂會,演出法國作曲家艾加德.瓦雷茲(Edgard Varèse)及臺灣作曲家李和莆、林京美與陳廷銓的作品,藉由震撼的打擊樂,刻畫出地球的各種階段與面貌,藉此省思當地球停止轉動,所有的生命又將何去何從?

氣候變遷並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衝擊,甚至可能致使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作家李伍薰的「《雪線朝聖者》創作計畫」,以世界分布緯度最低、臺灣特有亞種的陸封性鮭魚——櫻花鉤溫鮭作為發想題材,從紀實、人文、虛構三個視角切入,交織人類研究者與櫻花鉤吻鮭之間從過去到未來的相互關係。更藉習於低溫棲息環境的櫻花鉤吻鮭今日所面臨氣溫節節升高的難題,探討人類明日的命運。

策展人李依佩在獲得印尼亞齊自治區當地非營利組織HaKA的邀請後,2019年合作啟動「未來種子-熱帶雨林調查研究計畫」,第二年續發起「植物標本與環境發言—跨國遠端工作坊藝術創作與展覽交流計畫」。相關計畫期許通過文化與藝術的實踐交流,聚集植物研究者與藝術工作者的跨域合作與實地探究方式,與當地相關組織一起探討熱帶雨林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進而解決長期問題並搭建一個永續經營的社群。

而於關注生態與環境永續議題上,竹圍工作室是國內一個重要的推手與指標。2019年,該工作室透過啟動「In Art We Trust—竹圍工作室25週年系列計畫/研究與交流工作坊」回顧其25年的歷程,首場工作坊並以「In Art We CARE:生態永續的行動」主題揭幕。本計畫成果集結於「25週年計畫專網」,透過專文、案例梳理、專題講座整理,得以留下相關的交流討論,及行動面對的諸多可能與挑戰等文字紀錄,可作為生態永續實踐上的資源參考。

在過去的這一年雖全球極端天災頻傳,但卻因戰爭及疫情延宕並給予了各國採取的氣候行動更為嚴峻的考驗。氣候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藝術」在此並不缺席,甚而可能發揮文化覺醒的關鍵作用。而也需要及期待有更多將宏大的全球氣候變遷敘事轉為區域場景及與臺灣這塊土地人們的日常聯繫起來,以支持及喚起關於氣候變遷的在地行動!

 

文編/詹季宜 Banner設計/王景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