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長生》

白蹈場

  • 《萬物長生》|白蹈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萬物長生》|白蹈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萬物長生》|白蹈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萬物長生》|白蹈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萬物長生》|白蹈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白蹈場《萬物長生》演出內容簡介

2022年,親人的離世引發戴啟倫對「死亡」的思考,人死後會去到哪裡?又或者是直接消失匿跡?

《萬物長生》作品始於「嘉義新舞風」,原作總長15分鐘,經歷數場演出,獲得各種反響回饋,故希望可以在同樣的概念根基上,延伸創作至40分鐘,更完整豐富的表達對死亡的思考。

在生命的洪流裡,萬物生長、繁殖、消融、死亡,有什麼正在改變,又有什麼恆常不變?

表演者的身體,在顫動與停留之間來回流動,而生命的輪迴是否也是如此?四名舞者運用抽象思維與具象形體相互碰撞,從複雜的肢體邏輯中,整理出不規則的美感畫面。

時而癱軟無力、時而起身狂奔的身體扭曲與生命顫動,在肢體與表演中融會如動植物、自然樣貌的想像,將人類與世間萬物的間隔消融,在看似混雜亂章中與找到與生死、自然之間和諧的連結。

製作團隊名單:

 藝術總監暨編舞家|戴啟倫
 製作人|李昀芷
 燈光設計暨舞台監督|鄭智隆
 音樂設計|楊易修
 影像設計|戴啟倫
 執行製作|林巧翎
 平面設計|李治達
 舞者|黎偉翰、張瑀、陳怡廷、謝知穎
 技術總監|鄭智隆
 技術人員|范立穎、林健平、李尉司
 音樂/影像執行|李治達
 錄影|張宸寧、何肇昇
 劇照攝影|張家豪、何肇昇、黃柏語
 主辦單位|白蹈場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菁霖文化藝術基金會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白蹈場

立案日期

2015/12/28

負責人

李治達

團體簡介

「白」是充滿有機性的顏色,可以揮灑各種想像於其中。白蹈場就從我們腳底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開始探索,將所接收到的文化及美學加以內斂,進而反思周遭的環境與社會,以簡樸直接的肢體來表達著多樣性的語彙。

白蹈即是一個身體的旅程,將一切肢體歸零,從「空白」的想像開始。沒有精緻的包裝與華麗的文字,時而留白的點綴是將遊走於生命旅途中的思考與想像,付諸於藝術創作。

路途中的思索都將成為肢體最直接的脈絡,重新探索著表演藝術的可能性。以具有前瞻性與原創性的創作觀點,呈現實驗風格強烈之展演並推廣表演藝術,逐步樹立獨一無二的『白蹈』藝術品牌。

歷年作品

2016|白蹈場創團首演, 李治達《白目》

2017|白蹈場年度製作, 大象體操X戴啟倫《灰》

2018|白蹈場Newid舞蹈創作平台

2018|白蹈場年度製作, 李治達《joke》

2019|白蹈場Newid舞蹈創作平台

2022|白蹈場年度製作, 戴啟倫《退化進化論》

2023|白蹈場年度製作, 戴啟倫《萬物長生》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