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

段沐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書譜:萬物演算」創作計畫|段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孫過庭《書譜》

「書譜:萬物演算」以藝術家長年臨寫《書譜》的經驗為基礎,通過將大量書法臨本輸入機器學習模型(生成對抗網絡)進行分析,同時參照風景、動物、植物等自然元素,發展出一系列流動於文字與萬物之間的「人機造字」。另一方面,通過與民間譚講述者合作,以「質變」為核心,重新詮釋流傳於世界各地的古老口傳敘事:

「……被斬斷的大蛇分為二,一半落入的大海,另一半化為半屏山……」(高雄半屏山傳奇)

「……老鷹收起了翅膀,竄入人群變成一位吟遊詩人……」(亞美尼亞民間譚)

「……水女神用雪花凍結了火之女神的焦陽,將熾熱的光線凍結成冰晶……」(日本北海道阿伊努口傳敘事)等。

通過解構機器學習的過程—對於數位影像風格的辨識與模仿;以及在人類歷史中文字、語言乃至神話敘事,是如何通過學習自然不斷演繹自身的過程。作品嘗試建構人—機—自然交互詮釋與創造的情境,並結合書法、生成式影像以及聲響演出等跨領域的實踐,去思考創造的本質,以及人類、機械與自然三者之間的關係。

《山水訣》作品簡介

《山水訣》是一件結合生態、自然災害、水墨畫和道教宇宙觀的XR沈浸式互動體驗。以2022年發生在歐洲最大的沙漠——皮拉特沙丘的野火事件為靈感,大火摧毀了大面積的森林,並使許多生物死於高壓與高溫。野火燃燒後產生的灰燼,蓋滿了沙丘的表面,隨著時間流逝成為此地生態系的一環。被人類視為不可控的天災,可能是自然自我調節的機制。作品名稱Oyat取自生長於此沙丘的歐洲海濱草(European Marram Grass)的法文。此植物主要用於維持沙丘地貌的穩定性。其生長的神秘之處在於,當沙丘穩定後,這種植物便會開始消失。

透過3D掃描在皮拉特沙丘採集的枯木,作品邀請觀者進入死亡樹木的內部,探索森林的生機。在枯木的表面,如洞穴壁畫般顯現的是,以火焰燃燒後的灰燼所描繪而成的倪瓚(Ni Zan)隱居山水畫。傳統上,山水畫被視為人與自然對話的途徑,繪畫的過程不僅是精神性的沉思,它也強調了身體感——如何和諧地控制手指和身體,透過筆墨創造一個能夠遊覽和居住自然場域。

《山水訣》將虛擬互動技術與水墨繪畫的身體經驗相互交織。在作品中,觀者的身體動態被隱喻為筆墨,並在虛擬空間中繪畫、聆聽和創造自然,以此作為反思生態和災害的方法。觀者通過進入樹木,聆聽樹木內部以揚聲器連結皮拉特枯木後質變並譜曲的聲響;通過手部辨識在樹木的表面繪畫,進而揭示如水墨流動般的呼吸,以及燃燒的烈焰;通過混合實境,觀者將被引領至虛實邊界消解的空間,進而觸及真實的自然。在作品最後,觀者會進入一個由海濱草、海岸松和流動沙丘所組成的詩意空間,它回應被野火吞噬後重生的皮拉特沙丘,並能根據觀者的動態改變其景觀。在此觀者被賦予造物者的任務,其向上伸展的手臂會為沙丘種植上新的松樹;貼近審視海濱草時會被閃爍的岩石包覆,進入一個隱居的沉思空間。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段沐

Name

Tuan Mu

作品紀錄
  • 2025/03

    山水訣 Oyat

  • 2024/07

    書譜:萬物演算 Calligrapedia: A Universal Algorithm

  • 2023/04

    禅の箱 Mono

  • 2023/01

    器海 Sunyata

  • 2022/02

    幻體 Patikulamanasikara

  • 2021/10

    蝴蝶夢:物化機器 Transformation of Things

  • 2021/04

    影答形 Shadow to Substance

  • 2019/01

    少女、金閣、浮生若夢 Maiden, Kinkaku, Floating life

  • 2017/01

    愛的歷史 The History about Love

  • 2014/01

    如夢似幻 On the Edge of Dream

得獎紀錄
  • 2024/11

    官方選件, IDKF數位藝術節, 斯圖加特, 德國

  • 2024/09

    客座藝術家, 義大利媒體藝術節, 威尼斯, 義大利

  • 2024/06

    官方選件, ERCA實驗藝術節, 里約熱內盧, 巴西

  • 2024/06

    短名單, Matrix of the Not-Yet線上出版與展演計畫, 紐約, 美國(由Underground Art and Design策劃)

  • 2024/05

    官方選件, 第二十屆雅典數位藝術節, 雅典, 希臘

  • 2024/01

    高雄獎-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 高雄, 台灣

  • 2023/11

    官方選件, 第十三屆CutOut Fest國際動畫與數位藝術節, 克雷塔羅, 墨西哥

  • 2023/10

    特別提名, 第十八屆邁阿密新媒體藝術節, 邁阿密, 美國

  • 2023/09

    入選, 威尼斯影展「沈浸式市場展」臺灣館「沈浸式內容類」(由文化內容策進院策劃)

  • 2023/08

    提名, 第二十二屆台新藝術獎第二季, 台北, 台灣(由策展計畫「家:基地、壁癌、貼皮與組合屋」獲得提名,與盧芛共同策展)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4/11

    IDKF數位藝術節, 斯圖加特音樂中心, 斯圖加特, 德國

  • 2024/11

    CYFEST16 國際媒體藝術節, 黑亞文化中心, 葉里溫, 亞美尼亞

  • 2024/10
    ~
    2024/11

    杜勒斯雙年展, Aleksander Moisiu劇場, 杜勒斯, 阿爾巴尼亞

  • 2024/09
    ~
    2025/10

    義大利媒體藝術節, 歐洲文化中心 & Gazometro di Roma, 威尼斯 & 羅馬, 義大利

  • 2024/06
    ~
    2024/07

    第八屆ERCA實驗藝術節, Cinemateca do MAM, 里約熱內盧, 巴西

  • 2024/05

    Techno(s)cene-第二十屆雅典數位藝術節, Former Santaroza Courthouse, 雅典, 希臘

  • 2024/02
    ~
    2024/04

    高雄獎,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台灣

  • 2024/01
    ~
    2024/04

    懸置的界線, 嘉義市立美術館, 嘉義, 台灣

  • 2023/11
    ~
    2025/11

    CutOut Fest國際動畫與數位藝術節, Museo de la Ciudad, 克雷塔羅, 墨西哥

  • 2023/10

    Global Healing—邁阿密新媒體藝術節, Arts Connection Foundation Gallery, 邁阿密, 美國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