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

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1年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 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一直以來都為女書文化年度的重要活動,在女性主義這門跨領域的學科中,此課程期待能以多元的師資及內容,開啟學員綜觀女性主義理論與實務的靈魂之眼。性別議題不僅與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文化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從今年(2011年)恐龍法官帶給社會的震撼,以及同志教育所起的爭議,都顯示性別議題於論述、於實踐都需要更細緻以及全面性地落實至體制之中。

此課程自1996年舉辦至今,所累積的師資及學術資源日漸豐厚,所能開拓的觸角也日益多元,配合女性主義跨領域、跨學科的特性,今年邀請了10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領域的學者、藝術創作者以及於泛性別領域耕耘的實務工作者,帶進女性主義應用於各脈絡、各階段的多元視角,理論課程秉持著以往議題兼具論述的討論,使理論能夠與時俱進,應用於當下的時事議題;實務的課程也各別從同志運動、劇場、電影、藝術等領域切入,使學員能夠一窺女性主義輻射至各領域的繁茂成果,如同課程名稱「她們在,文化邊境的游牧地圖」所揭示,呈現性別弱勢於文化中的流浪軌跡,標示其於各領域之中的文化地景,嘗試跳脫以往看似嚴肅及知識菁英的思維,結合台灣當下的歷史文化脈絡。

理論面,由現今任教於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的楊佳羚老師,從最貼近台灣殖民脈絡的後殖民女性主義開始講起,曾在瑞典攻讀社會學的楊老師,從中拉出台灣及瑞典的國族、階級、性別、移民等對照,以分析後殖民女性主義中的女性群性與中產白人女性主義者的觀點差異;科技女性主義則是從醫療與身體切入,探討長期為男性主導的醫療巨塔之中,漠視女性身體的經驗與感知,從國家對於生產、接生及托育等政策比照北歐國家的經驗,使學員能從身體及醫療行為聚焦於科技女性主義對於性別實踐的關懷;於基進女性主義的脈絡中,書店則邀請了台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昭如老師,從法學中的強暴理論談及法律的權力關係、性暴力的社會控制以及分析法條及司法體制中,女性仍不可避免地是弱勢,恐龍法官的社會事件引起譁然,便是長期對於性別議題認知不全的副作用之一;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則是邀請東吳大學社會系的副教授亦是《猿猴、賽伯格和女人》的譯者張君玫老師,解析唐娜・哈洛威(Donna J. Haraway)的著名女性主義著作——賽伯格理論,課堂上張老師以其幽默犀利的提問,除了詳盡地導讀這本著作的論點,也讓學員得以思辯關於機器、科學、編碼、結構、解構等哲學上的探求,如何限制與打破個人及社會於公平正義的社會想像;紀大偉老師則是跳脫了酷兒論述、比較文學的專業以及台灣女性主義發展的現況,為學員們引介了在澳洲及英美學界,正竄起的分支——身心障礙女性主義,從身分認同出發探討身心障礙者在生理及心理的迫切需求,鼓勵學員思考自身身體與他人身體的邊界,反思原本立意良善的人道關懷主義,是否落入以自身價值觀詮釋他人生活模式的窠臼之中。

於實務面向,則是女性主義在諮商輔導、劇場、電影、同志運動以及藝術行動所呈現的多彩光譜。長期在諮商專業有卓越貢獻的陳金燕老師,從輔導專業中的性別關照探討於立法中的社會福利政策,將性別納入輔導專業中,緊貼合台灣當下同志教育的議題,並將諮商輔導中的性別關照延伸至生活的實踐,引導學員聆聽思考,降低因單一性別想像所引發的誤解導致令人唏噓的社會衝突;前「晶晶書庫」的負責人,亦是今年台北同志大遊行的總召賴正哲老師,則是以其多年的運動經驗,爬梳台灣至今的同志運動史,銜接年輕同志族群的記憶斷層,亦為學員們介紹台北豐富的同志次文化的地景,如白先勇《孽子》中的228紀念公園到許佑生的世紀婚禮等;藝術方面則是分為劇場、電影以及藝術行動。劇場部分,我們邀請資深的女演員及劇場創作者杜思慧老師,從每四年創辦一次的女性戲劇聯演計畫——「女節」談起,「女節」始於1996年,是為提供女性劇場工作者更大的空間創作與女性及性別議題相關的劇作及表演形式,杜思慧老師以其在國內外豐富的表演經歷,除了說唱俱佳地探討劇場環境外,亦介紹自己身為創作者異於男性的陰性思維;電影的部份則是邀請了導演周旭薇老師,從田野調查、劇本構思至實際出機拍攝,從肢體暴力的劇情片《家好月圓》到語言暴力的《烏龜和眼淚》,透過劇情片讓家暴受害者,不致於因為影片拍攝而遭受到二度傷害,從中也讓學員體會家庭暴力中複雜的權力關係及婦孺所遭受的道德壓迫;壓軸則是由知名女性藝術家吳瑪悧老師擔綱授課,也算是涵括了前述關於性別的各種行動。從1970年代起,美國著名的女性藝術家如何透過女性社群的力量,融入藝術作品之中,使藝術除了在美學獨尊的學院傳統外,亦能從公共的、社群力量的行動,撼動菁英式的藝術美學,使藝術化為改造的力量,展現對社會的批判與關懷。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課程師資表
研習資料
文宣品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