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展演:跨域表演藝術評論》— 台灣當代舞蹈專書出版
張懿文
本書《不舞之舞:論當代藝術中的舞蹈》集結了表演與文化研究學者張懿文過去十多年的觀舞紀錄及舞蹈評論,介紹了在多樣化場域及展演形式的跨域舞蹈,並探討在當代視覺藝術中的跨界「編舞」,以及現代科技如何解構並重塑了編舞美學。
作者從編舞理論出發,考察了過去被「正統」舞蹈論述所忽視的跨界表演,如在美術館或替代空間中的行為表演、科技藝術中的身體裝置,甚至是面向普羅大眾的社交舞蹈和世界舞蹈,並進一步從舞蹈和表演理論的觀點,提供視覺藝術跨域身體展演的分析和討論。
本書上篇「論舞」,以「舞蹈展演空間——跨場域實驗」、「表演科技實踐——跨進人類世」、「當代舞蹈反思——跨文化對話」三個角度切入,探討表演的美學演變、身體展演。下篇「話舞」是賞析二十多場舞蹈,以「論舞」的三個角度深入評析,並論證台灣當代編舞與歐陸「非舞蹈」實驗的交互影響,展望國際,同時關照在地的文化視野。
張懿文
I WEN, CHANG
-
2021/10
從部落到國際—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跨域當代舞蹈實踐(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認證》第94期)
-
2021/10
窒息中的身體語言,現人類之力——2021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21/09
來,遙感部落——森川里海溼地藝術季 沈浸式聲音作品《在地的外人Sera與Nakaw》(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21/07
【Reread:再批評】從兩廳院Taiwan Week性別失衡危機談起——論國家級表演場館之自我定位、國際想像與本地藝術生態(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20/12
梳理糾結《去排灣》(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20/12
虛擬與真實互文《留給未來的殘影》(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20/12
行為藝術的當代議題—2020阿川國際行為藝術節(《典藏今藝術》第339期)
-
2020/09
回溯、重新審視然後轉化詮釋《工尺鼓詩》
-
2020/09
凝視著「她」──從私密個人到歷史系譜的《SHE》(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21/01
科技部—新進人員專題研究計畫「編舞轉向?從皇冠藝術節到台灣當代跨域舞蹈」計畫主持人
-
2020/01
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計劃—「Hi-Five Plus:從北投平埔族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計畫主持人
-
2019/10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8年度「視覺藝術策展專案」第二期展覽計畫補助,「數位肉身性—Digital Corporeality」
-
2018/09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8年度「視覺藝術策展專案」第一期駐地研究補助,「Digital Corporeality: Choreographing New Media Arts」
-
2017/08
國家⽂化藝術基⾦會—「表演藝術評論⼈專案」補助
-
2017
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數位藝術策展案」補助
-
2016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補助
-
2016/08
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PNC), Best Poster Award
-
2014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中華民國留學生博士論文獎學金
-
2021/12~2022/02
數位肉身性Digital Corporeality(臺北市,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
-
2020/01~2021/01
經審查學術期刊論文〈Dancing me to the Cosmopolitan〉
-
2018/07~2018/09
Tradition In Near Future: Ritual Corporeality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rts(洛杉磯臺灣書院策展人)
-
2018/06
Difference & Identity 差異與認同:當代跨文化藝術實踐(主策展人)
-
2017/11
2017舞蹈影像工作坊:凝視舞影、日常身體肖像(臺灣,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劇場構作Dramaturgy)
-
2017/09~2017/11
火辣身體、冷酷科技:新媒體藝術中的身體表演與編舞操作(臺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策展人)
-
2017/01
經審查學術期刊論文〈Modernity and Formations of the Female Bodies: Dance Hall Culture in Taiwan〉
-
2014/01
經審查學術期刊論文〈Are Dancers Robots?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of the Body between Human and Robot〉
-
2022/11~2023/03
國美館2022台灣雙年展「問世間,情不為何物」(協同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