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s of Photography攝影之聲》攝影藝術獨立雜誌發行計畫
《攝影之聲》致力探索視覺文化、歷史與思潮,長期關注台灣與亞洲的視覺文化及媒介發展歷程,帶動影像思考、閱讀、書寫和研究,並邀集國內外學者、藝術家與文化工作者參與撰述和對話,透過不同的主題視野,製作出豐富的專題單元,考掘並輯錄許多重要的創作文獻與影像檔案,呈現多樣的視覺文化與藝術表現形態。本計畫共出版三期雜誌專題與一份特輯。其中,「美援視覺性——農復會影像專題」考掘農復會於1950至1960年代台灣美援時期產製的大量攝影底片檔案、幻燈、電影、圖冊與海報等,並對農復會攝影組/電影組成員、歷史背景與工作方式進行了首次的整理調查,分析冷戰年代與美援宣傳機制的連結,探討戰後台灣視覺經驗的樣態與影響。「技術邏輯」專題則思考當代技術與視覺論題,探討後人類的自動化世界、人工智慧、遊戲、科幻 、程式、訊號、電子裝置、情感、機器、元宇宙、深偽應用、人臉辨識、技術圖像、數位介面、數位治理、運算、觸控及遠端社交等。「戰爭機器」專題從攝影與視覺角度回應對於戰爭的思索,審思可視化技術——望遠鏡、瞄準鏡、潛望鏡、攝影機具、雷達、衛星、無人機與視覺傳感技術等——的發展歷程,呈現出光學史、攝影史與戰爭史之間同步推進的密切連結。本期透過多篇專文,探討自軍工複合體擴延的影音戰役如何發展成以ACG征戰、由遠端遙測主導的光學戰場,又如何改變未來戰爭的知覺型態,並剖析「所見即毀滅」的系譜關聯、航空偵察攝影史,以及由衛星、通訊網絡與航太科技層層部署的高解析垂直實時監控。「SHOUT」特輯則以視覺主題的圖像小說作為企畫方向,邀請漫畫家參與創作,全篇以鉛筆手繪圖稿完成,講述一段驚悚的視覺感知冒險,反應著視覺政體的控管規訓與當代的視覺感知危機。
影言社有限公司
2011/06/07
李威儀
影言社自2011年起發行影像文化刊物《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致力探索攝影的文化、歷史與思潮,持續推動影像閱讀、書寫及研究,並同時出版影像論述叢書,是台灣少數專注於攝影與視覺文化論述領域的獨立出版單位,曾多次獲頒文化部「金鼎獎」各類獎項。
- 策畫「歷史後像:攝影史敘事工作坊」,邀請藝術家與影像研究者——黃同弘、高俊宏、侯怡亭、高重黎、後藤由美、黃亞歷分別主持六個子工作坊,並與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作主辦。
- 策畫「攝影史敘事.亞洲論域系列論壇:戰後東亞攝影史」,邀集日本、韓國與台灣的攝影史研究者——金子隆一、陳佳琦、朴平鍾、戶田昌子、張世倫主講,並邀請台灣學者陳傳興、陳學聖、許綺玲參與回應對談。本論壇關注台灣與亞洲的攝影史當前研究,聚焦探討攝影在亞洲的發展軌跡、攝影史的當代意義,以及攝影史論的創造性敘事,藉由對亞際地緣與歷史連帶的多元思索,作為理解台灣與亞洲攝影史的參照,同時建立跨國際的研究觀點、經驗及資源的交流,並與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作主辦。
- 出版《東南亞攝影概論》,並與國立成功大學多元文化中心合作策辦「影溯群島:東南亞攝影概論」專題講座,由作者、新加坡攝影史研究者莊吳斌主講。此書原英文版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發行,中文版由影言社出版,並獲文化部南向翻譯及出版交流補助。書中包括十個國家——馬來西亞、印尼、汶萊、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與新加坡,以獨立章節呈現各地文化、社會、政治與攝影的歷史連結,並引介眾多在地攝影工作者與藝術家的影像實踐,擴展世界攝影史的亞洲視野。
- 出版《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為少數批判性反思「攝影史」在台灣的形構歷程之著作。本書論及的影像文獻與歷史場景亦十分廣博多元,從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早期的攝影檔案、圖像繪葉書、寫真帖,乃至風景攝影、俗民攝影、證件照與政治宣傳,探究影像與現實的關聯;同時重訪沙龍攝影、現代主義思潮、紀實攝影與當代攝影裝置在台灣的發展,以及《劇場》、《ECHO》和《人間》等文化刊物時代的關鍵影響,重現台灣影像實踐開拓的各式路徑。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獲選文化部2021年「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之雜誌類推薦讀物。獲選評語:「(一)品牌精神與價值具時代意義,風格定位鮮明。(二)與社會脈動應能啟發學生對各類主題之興趣。(三)編輯技術(包括美術設計)、內容與企劃主題能反映上數兩者,貼合目標年齡讀者,且不侷限於課業知識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