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

飛人集社劇團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國內巡演計畫|飛人集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一睡一醒之間』首部曲《初生》」演出簡介

1.跨國成長系列作品,雙國劇團聯手創作

台北的「飛人集社」和馬賽的「東西社」劇團,兩社第一次攜手創作,推出兩年三部曲的夢想計畫「一睡一醒之間」系列,打造複合式、近距離的台法偶戲小劇場!首部曲《初生》深刻融人台灣創作者的柔性細膩,精彩醞染於法式刮畫的美學結合。獨特的光影表現手法,童趣卻富含人生意義的寓言故事,有別於以往的親子劇碼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2.演出內容及視覺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初生》的故事架構來自周蓉詩為四歲女兒編的床邊故事,以及兩人睡前的對話,動筆寫下這個奇幻又溫馨的童話劇本:小女孩在鯨魚的嘴巴裡撿到一顆蛋,於是一起出發 ,要為蛋找回爸媽。劇中小女孩和鯨魚的對話:「是你在我的夢中。」被法國人視為東方哲學的夢中夢思想,恰好表達《初生》想要對生命的提問,也符合計畫名稱的發想,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的詩句: 我們的誕生只是一睡一醒」 ,人生如夢如幻,仍要勇敢前行。在視覺上法國插畫家莒絲蓮.額貝哈(Ghislaine Herbéra)強烈又夢幻的視覺風格,轉化成投影與偶後,瞬間劇場化仍在肚中女孩的奇想世界。透過視覺與聽覺的劇場表現,突破語言上的隔閡,創造精簡卻富想像的象徵表演。

3.複合式偶戲小劇場,床邊親密空間說故事

《初生》一劇視覺設計為法國青少年讀物第一名大獎及義大利波隆納插畫金獎的繪本畫家莒絲蓮.額貝哈(Ghislaine Herbéra)擔任,搭配現場演奏的呈現手法,造就《初生》複合的發表型式。《初生》演出特地打破制式觀眾席,讓幼童盡量往前坐,創造如聽床邊故事的舒適環境,製造更多小小觀眾的交流,在精緻的光影、小偶與聲音下,放鬆的欣賞飛人集社的劇場魔法。

4. 製作小巧輕薄容易巡演推廣

本系列製作規劃以輕便易巡迴為設計基點,在人數精簡、佈景道具簡易不簡陋,劇組移動便利的考量下,完成本作品創作,為未來台灣、法國等海內外巡演做準備。機動性為本製作特色之一。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演職人員總表

製作人 │ 蔡雅庭

導演/戲偶設計 │ 石佩玉

編劇  │ 周蓉詩

視覺設計 │ 莒絲蓮‧額貝哈Ghislaine Herbéra

演員 │ 吳伊婷、于明珠、王詩琪

現場演奏 │ 王逸芝

音樂設計 │ 王榆鈞

燈光設計 │ 張以沁

動作設計 │ 于明珠

舞台監督 │ 林岱蓉、趙翊茱

執行製作 │ 林書暐

宣傳執行/前台經理 │ 郭杏端(新竹場)、陳星佑(嘉義場)、高薇婷(台南場)

平面設計 │ 高名辰

影像剪輯 │ 林質安

導演 │ 石佩玉

現任飛人集社劇團團長。作品以「偶」為主要創作元素,2004年起擔任飛人集社劇團偶戲編導,與沙丁龐客劇團、河床局團、NSO合作,擔任戲偶設計製作。

導演作品:NSO《鼠際大戰》、NSO《2009萬聖派對》。戲偶設計作品:NSO《NSO遇見幾米》、無獨有偶劇團《小小孩》、沙丁龐客劇團《在世界的房間》《馬穆與精靈》、河床劇團《變成雲的男人》。2011年於美國愛荷華州Grinnell College導演製作《naked》。2010年起策畫「超親密小戲節」。

編劇 │ 周蓉詩

現任「東西社」團長、劇場編劇及演員。1996年起,開始與法國導演合作,如:法蘭斯娃‧培松地( François-Michel Pesenti )台北與法國巡演,作品有《1969-if 6 was 9》、《敲天堂之門》;法蘭克‧迪麥可( Franck Dimech),作品有《我與她們》、《孿生姐妹》。在台灣,長期在莎妹劇團演出,與魏瑛娟、王嘉明導演合作,演出作品有:《李小龍的阿砸一聲》、《請聽我說》、《愛蜜莉‧狄金森》、《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動作》等。除了參與演出,也從事劇場與電影相關工作。近年來著手親子劇場的計劃“一睡一醒之間”,同時在台灣與法國推廣。

視覺設計 │ 莒絲蓮‧額貝哈(Ghislaine Herbéra)

法國人,定居於馬賽,專長平面藝術與劇場舞台設計。2011年以繪本《百頭人》 榮獲波隆納國際插畫獎 ( Prix de Bologne Opéra Prima  )及2010年Montreuil 新人獎。自1996年,她即與許多劇團合作,負責舞台設計、服裝設計、也泛涉面具與偶的製作。2005年她製作了第一部自己的兒童劇,改編自格林童話的《漢森與葛瑞特》(  Hansel et Gretel  ) ,即受到矚目與邀約巡演。除了劇場活動之外,她也投入兒童繪本的創作。 目前成書的有:《百頭人》(  Monsieur 100 têtes  -éditions MeMo, 2010 ) 、《靈魂貓》(  Le chat âme  -éditions MeMo –texte de Guia Risari, 2010 )。

http://ghislaineherbera.ultra-book.com/book

音樂設計 │ 王榆鈞

現為音樂創作者、歌者。遊走於音樂、劇場、影像、文學等不同領域,在音樂、聲響實驗中,期待與其他不同創作媒介有更多對話的空間。音樂作品收錄於2011沙灘上的腳印概念專輯 / 2011初生劇場音樂繪本 / 2011streetvoice冬季選集 / 2009凹概念EP。近年經歷:2012年DAC數位藝術中心〈聽覺摹寫〉展覽,展出〈微波〉;2011年超親密小戲節《暮towards the end》,同年因冬流浪者計畫到土耳其學習烏德琴。

http://music-yujun.blogspot.com/

燈光設計 │ 張以沁

畢業於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現為劇場自由工作者。

在作品中多擔任舞台監督與燈光設計/執行等工作。

近期燈光設計作品:2011 再現劇團《迷彩馬戲團》、2011 第四屆台北藝穗節-風格涉《超人戴肯的黃金時代》、2010 再現劇團《第八日》

演員 │ 吳伊婷

演員,日本舞踊和日本茶道修藝與教學者。演出經驗跨主持、戲劇、電視、電影與劇場。近期演出: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身體平台-竹藪中》、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2012》、最新影像作品《淑女之夜》與《湯圓糰子》在公視頻道播出。

演員 │ 于明珠

表演者,接觸即興老師。參與古舞團多年,演出即興作品《獵景》、《解讀亂碼》、《活、動、畫》等戶外演出。2001年負笈法國,在法期間參與不同編舞家Yuko Kametami、Erinc Aslanboga及Simon Williams的作品。2008年10月參與飛人集社《房間》 、2009 年 《逐鹿》、2010「超親密小戲節」薛美華編導的偶戲 《磨菇記事》演員。同年九月「古舞團」《亂碼2010》 舞者,2011《I-Dance Taipei》表演者。

演員 │ 王詩琪

劇場工作者,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目前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2008年起開始劇場工作,多方涉足擔任不同的工作角色。劇場經歷:2011年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公寓聯展《總共十三天》段落創作者、2010年首爾藝穗節陳雪甄SOLO《黑白過》技術協調及音效執行、2008年8213肢體舞蹈劇場及動見体劇團亞維儂OFF藝術節《三氯乙烷釋放體》演出執行製作。

現場演奏 │ 王逸芝

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現為劇場工作者。

近期劇場經歷:2011年飛人集社劇團《第二屆超親密小戲節》舞台監督、建國百年音樂劇《夢想家》道具管理、莎妹劇團《麥可傑克森》執行製作

製作人 │ 蔡雅庭

現任飛人集社劇團經理,曾任牯嶺街小劇場行政助理。劇場經歷:2011飛人集社劇團「超親密小戲節」票務經理、NSO 鞋子兒童劇團《鼠際大戰》舞台監督、2010 Lyric’s Studio 《收信快樂》、《01八八二》執行製作/燈光設計、2009牯嶺街小劇場驅魔記2《黑暗巴洛克》執行製作/舞台監督、2008身體氣象館 第三屆新潮實驗室─翻跨中元子時‧以藝術之名 執行製作等。

顯示完整資訊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