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整理這篇報導時,瞥見一則段落讓我印象深刻:「頭三天我花了很多時間待在蚊帳裡,頭一週我全身聞起來就像防蚊液,接下來我慢慢理解,我身為一個人類,也只是和所有的動物植物昆蟲或任何我叫不出名字來的生命共享在這裡的生活,hola,和大家問好。」這是藝術家曾彥婷於2016年前往秘魯Sachaqa藝術生態村駐村,於計畫報告所寫下一開始的適應過程。
回顧這幾年的新聞,關於生態的警訊已經浮現,看著滿是傷痕的土地,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到底「人」之於環境是什樣的存在?在傷口的背後,總有許多夥伴致力於去保護和修復我們與環境的關係,然而藝術家們則透過創作與研究,去建立一個個與環境的連接,並在每次的實踐背後重新認識自己。
聲音藝術家澎葉生創作計畫「How Corals Think 珊瑚如何思考」便前往澎湖群島透過聲音採集去聆聽海底珊瑚礁的世界;野地錄音師范欽慧持續前進山林,並書寫無數個關於臺灣生態的聲音;周靈芝則透過探討嘉義「蚵貝地景藝術論壇」過程和後續發展,將「對話」作為研究調查,並與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合作出版,將所見所聞的故事留存下來,以及延續對未來的提問。
藝術家莊志維《轉生樹》獲邀前往釜山市立美術館參加《Botanica》(植物學)展覽;藝術家李蕢至則飛往保加利亞「加布羅維茨自然藝術節」駐村,作品選材皆來自於環境。其中作品《森林守護者》藉由倒木、腐木為媒材,並透過堆疊擺放方式,除了提供生物棲地,也發揮朽木的特性將能量重回森林,提供循環。
生物藝術家顧廣毅帶著《千年人參計畫》系列作品前往荷蘭恩荷芬TAC藝術中心《Farming the Future - Zoom In and Out》展覽,並在對未來農業發展的想像與批判主題下思考未來可否藉由生物科技開發出新的農業系統;同年,海外藝遊者賴怡辰前往歐洲,帶著自身的背景前去拜訪各植物園及相關科學家,探索在不同研究機構下藝術如何進入植物園場域。
不論是作為怎樣的居民,抑或是短暫的過客,我們都是住在相同天空下、感受相同時間速度、迎向相同未來的生命體,透過每一次的清創,依然要努力學習與自然共處。在現今面對困境的我們,更要珍惜擁有的一切,擁抱生命,擁抱彼此。
文編/黃品嘉 Banner設計/Francis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