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張徨裕 Banner設計/Yu HSU

入眠後,夢境會在平行時空與不同宇宙的自己建立連結,而我們所看到的畫面,就是另一個宇宙的自己所發生的事。如果夢境是檢視自己的入口,從多元宇宙中窺探不同補助案的樣態,能否讓甦醒的現實更加美好?
 
如果說這是愛 +

在524號宇宙,關於人的情慾總是難以啟齒,什麼是愛,情又為何物?

黃彥超遊走道德邊界,大膽試驗「展露」與「窺視」關係,《快感的享用》在若隱若現的視野下玩弄人們對慾望的想像,而這看不見的想像,仍在我們不可視的維度洶湧流動著。另外,也有人選擇將想像昇華,期透過科技找尋歸屬。楊傑懷個展《我沒有愛人的能力》敘述現代人如何將希望寄託到(電子)產品上,同時也呈現男同志生態圈在交友軟體上「沒找什麼,你呢?」心境,讓人懷疑情感在科技時代是否逐漸廉價。

無論對情慾延伸的事物是否感到認同,只要想到我們身處亞洲第一個承認同志婚姻的國家上,這點便值得再繼續向世界與自我探索。如同游擊工作站邀請多位藝術家,試圖探索同性或酷兒的情慾如何避開以陽性中心主義(phallocentrism)為主的社會,並透過多元媒材與扎實的研究打造《背陽》聯展,呈現非主流性向(別)的多元敘事視角。正因人們生來就是如此(Born This Way),所以才沒理由害怕或羞怯。

我不是在悲傷的想念你 ++

25號宇宙近年受疫情影響嚴重,藉由疫苗與防疫觀念的落實,生活已逐步回復。現在,人們不再聚焦實物上的損失,更多人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開始進行身心探索。

郭俞平個展《Daugthers》便呈現她在疫情之年深度內省與自癒的過程,作品似人非人抽象又理智的展現,表達了她所想要的幸福樣貌。同樣在聆聽內心的林宇禾,透過現代舞與錄像,將疫情種種的不安、孤獨與焦慮演譯出《安獨感》,反映人類自我的矛盾與拉扯,「我究竟該如何是好」的話語似乎在這宇宙引起共鳴。或許,拋開外在的物質,我們是時候好好聆聽自己的聲音,正視自己的存在了。

我們始終都該面對的過去 +++

如果未來都科技化,變成元宇宙或虛擬實境,那還有必要知道愛是什麼,還有必要面向自己嗎?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是否更需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為了在混亂世代可以好好生存下去?張可揚關注社會、政治議題,將身體Be Water概念建置於舞蹈內,以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加上中國政府50年的承諾,從黃雨傘、反送中運動開始思考在極權與大數據時代,未來我們還能如何自由的表達自己?而產生大量反諷的《2047》,想再告訴大家,基本人權真的至關重要。

64號宇宙是邁向烏托邦前的時代縮影,社會如何共好也是個體間要一同努力的。吳天章借水手、軍人不同身分搭配港口、碉堡等元素,試圖表現戰後臺灣複雜的歷史記憶。《港口情歌》用華麗外在包裝認同的困惑,不斷處於大國角力下的我們,到底為誰又為何而戰?藝術家希望在現今更為動盪的局勢中,人們能好好思考自身關於國族與身分認同問題。

過去的歷史該如何處裡,這間接反映對自身價值的肯定與認知,在給世界一個更好的臺灣前,這些問題仍是社會有待商榷的。而有關面對歷史的態度,便不得提及德國。鄭安齊透過扎實的田調與研究資料完成《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本書以反思德國不義歷史所設之紀念碑為主,從紀念碑切入德國轉型正義。在許多負面記憶的地景上,如何轉化意義形成與民間意識平衡的紀念地,期這方面的理解與實作對臺灣有所助益。願我們都是能勇敢面對過去的人,才有機會開拓更好的光景。

暫時別跟我談未來 ++++

《Kakitikiting手牽起來》是原舞者30週年製作,由不同年齡層的舞者相互連結,透過族群與部落樂舞展現對傳統的堅持與找尋,也映照當代原住民族自決、內省與尋根的過程。19號宇宙在文化(資產)、自然上的關係與人達到了身心平衡,原因在於這裡是會聆聽、欣賞、懂得改變也勇於面對過去的一個世界。《蘭嶼記事:潘小俠影像1980–2022》透過潘小俠在蘭嶼的歷程,我們能一窺這幾十年內從傳統到現代,關於達悟族人的堅韌、不馴與浪漫,裡面每張照片都帶著當地樸實的溫度。經由攝影,本書保存了人之島(pongso no Tao)大量的歷史記憶,在無法觸及從前的現在,透過觀看,我們建立了與人之島最真實的連結。享受文化底蘊同時,也沉浸自然的美好。麥提舞團《行腳藝術家》邀請本島與離島各處不同身分藝術家將重心回歸土地,在一定的規則下,從自身出發進行創作。而藝術家把對環境的提問、連結轉為自我對話,這種現地創作成果,意外縮短了藝術與民眾日常的距離。就只是暫時,輕觸當下的生活,讓生活喘口氣吧。

不同補助案在4個宇宙中分別呈現了不同人生樣貌,經過找尋與聆聽自己、面對歷史到專注當下,似乎也足夠讓我們回顧自己最有感的夢境之所在。但夢境中,能遇見的宇宙其實都是隨機的,會看見或獲得什麼從來都無法掌握,如同人生,正因充滿未知,希望才得以存在。像馬祖(連江縣)北竿的祈夢文化,人們為了解決困惑,選擇在廟宇透過特殊儀式,期望進入夢境尋找解答。謝宇婷以此為主題,邀請「非馬祖人」甚至「非臺灣人」的創作者,以馬祖為思考錨點進行探究,試圖翻轉外島與本島的對應視野。《如果島嶼會作夢》讓藝術家對不同面向的馬祖提出思辨,作品包含演出、聲音、影像、平面等多元媒材,某層面也映照了祈夢文化中提問與代夢的角色關係。

闔上眼,夢行就此展開,在不同維度的多元宇宙(Multiverse)中,生活有無數種方式與樣態。睜眼後,我們只能透過不同經歷,慢慢讓自己(或世界)趨於理想,並盡力保持良知。虛擬與現實交錯在每個個體上,不同的人乘載不同故事,散發各種可能,也導向不一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