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鄉惜-本土創作系列室內樂篇

台灣師友愛樂協會

  • 心心鄉惜-本土創作系列室內樂篇|台灣師友愛樂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心心鄉惜-本土創作系列室內樂篇|台灣師友愛樂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心心鄉惜-本土創作系列室內樂篇|台灣師友愛樂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心心鄉惜-本土創作系列室內樂篇|台灣師友愛樂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心心鄉惜-本土創作系列室內樂篇|台灣師友愛樂協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台灣師友愛樂協會「心心鄉惜-本土創作系列室內樂篇」演出簡介

為了讓國人聽到更多國內作曲家的現代音樂作品,因而提出了此次計畫,讓許多不了解國人作品的民眾藉由此次音樂會而了解,由於作曲家的極力推廣,本場音樂會票房銷售還算不錯,雖然實際參觀人數並未與售票數目相符,但對於大家本來很陌生的現代音樂,有這樣的人數已感到十分欣慰。

委託創作樂曲解說

一、林茵茵:《在弦與弦之間》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在虛與實之間……許多時候,我們總是在選項A與B之間,徘徊猶疑著。到底怎麼樣才是好的?怎麼樣才算是美的?其實永遠沒有標準答案。此次作曲者為有形與無形之弦譜曲,希望能透過音樂,拋出一些引人思索的問題。或許,在黑與白之間,不是灰忽忽的模糊地帶,而是,無窮無盡的彩虹世界?

二、林明杰:《悸》

此為欲將東方以及西方重要的素材做結合的作品。除能見到傳統西方作曲手法之外,因為曲中類似五聲音階的旋律,亦使本曲的東方色彩相當鮮明,除開頭明確的快速音群與強烈節奏,中段舞曲複雜的韻律以及類似五聲音階旋律在全曲之中不斷的繚繞,也一同的建構了全曲的統一性。

三、莊文達:第二號銅管五重奏《竺與擾》

本曲共分為四個樂章,以慢、快、慢、快的速度配置為創作之架構,各樂章之主題動機又互為表裡關係,有著循環動機(cycle motive)的理念與手法;取名《竺與擾》有著「空靈」與「騷動」之意涵與氛圍,並依據上述之樂曲架構作為創作之基調。

第一樂章慢板(Adagio)以降E、D、E、升C、C為動機,由法國號作為起始奏出,並以此動機作各種轉換與變形,分由不同聲部呈現,中後段蛻變為中世紀「素歌」(plain song)之應答(Antiphon)演唱形式鋪陳,並逐漸減弱結束此「空靈」 樂章。第二樂章中板(Moderato)轉為動感樂章並以複調織度呈現,主題不斷地在各聲部游移,時而對答、時而快速音群流洩、時而交織成主調織度,象徵世俗紅塵有著太多的煩惱與騷動。第三樂章慢板(Adagio)以三音動機開始(E、G#、 G),並以此動機反覆擴增二音之小二度下行(B、Bb),構築主題呈現。在長號及法國號依次奏出長音之後,第一小號以小聲舒緩奏出此「禪韻」主題,長號及法國號則以變形應答,隨後則蛻變至各個聲部奏出呈現;後半部色彩逐漸轉灑, 主題輔以同音反覆聲響,再逐漸轉启舒緩韻節並作結束。第四樂章快板(molto allegro)半音及小三度的音程進行再度呈現,由長號及低音號奏出有力度的色 彩,並輔以快速同音反覆的音型與聲響,透過不同拍號、速度及力度的變化,呈現動態的世界;中段抒情的氛圍,有旋律的級進運行,也有旋律的反向運行,交織成對比樂段;末段則再現主題及同音反覆聲響,並以果斷擊有力的力度結束此「騷動」的現實世界。

四、陳瓊瑜:《夢》

此曲完成於2009年初夏,是為女高音、雙簧管、鋼琴及一位打擊樂手所作。音樂在充滿空間感及白色調的空氣中緩慢流動,彷彿遁入了千年以前的悠鬱山谷之中。人聲的部份發出不確定音高的聲響,間歇唱出以拉丁文發音的喃喃自語(啊!好大的月亮!好亮!越來越多的月亮);雙簧管是此曲唯一比較有旋律性的聲部,特意凸顯此樂器極端音域的對比,在充滿禪意的凝結畫面中行進;鋼琴的音色,除了中間旳段落用正常在鍵盤上的演奏手法之外,大部份的時間是由內在音響所發出來的;打擊的聲部除Bongo Drums與Sleight Bells用來在大面積空間留白之中加強聽眾的凝聚力之外,低音域的定音鼓聲響與裝置鋼琴的低音域形成一片回音團,像是黑霧般的氣氛散開。在夢中所感受到的,從潜意識而來的自省, 平穩而深沈的,自我,In A Dream。

五、柯芳隆:《廟會》

描寫小時候家鄉舉行廟會時,童乩起乩、遊行繞村莊、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樂曲分序奏與主題變奏兩部分:

  • 序奏:描寫童乩起乩的神秘氣氛,散板,以新的音響鋪陳樂曲的進行。
  • 主題變奏:童乩主題節奏與速度的變化,及各種樂器不同的組合。開始的節奏是 兩大拍三小拍,童乩走兩大步跳三小步,隨後是二四拍子的走跳舞蹈,經轉調、 打擊樂的渲染而達到全曲的高潮,最後樂曲漸漫而結束。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台灣師友愛樂協會「心心鄉惜-本土創作系列室內樂篇」演出曲目:林明杰《悸》五分鐘片段
曲譜首頁
創作者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