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

三十舞蹈劇場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三十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三十沙龍創作空間2016,計有「舞蹈小品」與「駐點」二項計畫。說明如下:

一、舞蹈小品(三件):2016/07/09-10

(一) 陳良芬作品同行/14分鐘

舞者:曾百瑜、鍾嘉容、陳舒婷、陳秋燁、陳亭潔/燈光設計:曾睿璇

多才多藝的陳良芬,自幼習舞,畢業後曾短暫地成雲門舞集舞者。她不但舞蹈創作別具風格外,亦擅長寫作,創作劇本曾獲中影公司之補助。陳良芬受到日本詩人吉野弘的詩作《生命》/劉振南翻譯啟發,藉由輕盈與純粹的舞蹈,述說如同水紋般的生命旅程。五位女舞者在連結與斷落,細碎的囈語動作、肢體間的相互輕觸,傳達了陪伴與消逝的閨蜜情誼。

觀眾回應:值得細細品嚐之作品。

(二)林夢帆與紀亞彤作品旅人/18分鐘

舞者:林夢帆、紀亞彤、呂彥峰、杜錦鵬、陳立夫與游宜修

專長breaking街舞舞者的林夢帆,曾數度榮獲街舞比賽首獎。接觸現代舞後,受到極大的啟發,「我第一次在這麼好的場地演出!」他在沙龍開場介紹時如此說,引來觀眾的笑聲,也願示出街舞者在排練與表演場地的難題。本作品他將現代舞流暢的質地帶入原有的身體元素,打破以往街舞的編排架構,扭轉大眾對流行街舞既有的看法。同時讓現代舞與街舞如何融合彼此思想觀念、動作邏輯、編排等,試圖將印象中比較地下化、街頭次文化的街舞帶入劇場,為劇場中的舞蹈開展另一種視野。

(三) Lee Gyu Ri & Won Chae Ri作品Observed Body身體視察/15分鐘(因表演者襠期關係,延至7/16-17與駐點計畫共同發表)

創作演出:Lee Gyu Ri、Won Chae Ri /導演:Jeong Se Young

長期與韓國舞蹈家工作的Won Chae Ri,從事演員工作多年,去年參加了三十的台韓合作計畫《逃亡2015》,姣好的外型與強烈的戲劇性,引超觀眾的注意。在長期與舞蹈合作的過程中,她特別注意在不同的表演領域所展現的身體思維,本次她邀請舞者Lee Gyu Ri及導演Jeong Se Young共同合作,在「表演身體」探索/實驗中,一探「舞蹈」與「戲劇」之身體究竟,著重於身體或細微、或劇烈的變化下所發展而成的素材,並分為覺察自我、覺察他者與覺察彼此後所帶來的變化等三部分,配合導演的結構完成。觀眾對於韓國舞者所展現的身體精準度感到好奇,也對其舞蹈藝術發展現狀充滿興趣。

二、駐點計畫內容(二件);2016/07/16-17

(一) 蘇品文作品《An adventure of intimacy一場關於親密的冒險》/35分鐘

共同創作者:許懿婷、周寬柔、高芷瑋、曾惟民、王昱程、楊芳雲與姜勝峰

具有哲學系背景的蘇品文,創作有別於學院派編舞者的思維方式,作品內涵經帝受到討論與注目。本次她以「親密感」為探討超點,透過臉書召集關注她創作歷程並抱持興趣的表演者加入,進行Blind Date式的創作,藉此找到人與人之間親密的極限值,從「同居」經驗分享與表演者們進行第一階段的靈咸交換,探究每個人對「親密」不同的想像、不同的定義、不同的尺度、不同的經驗等。這相當具有實驗性質的計畫,欲強調「用身體溝通」之親密感,不等同於「愛」或「性」。透過主題發展為群舞形式的作品,讓作品透過不同真實經驗的累積,達成一定的真實性與厚度。

(二) 吳碧容作品跳舞啊!媽媽/45分鐘

舞者:周怡君、何文瑨與廖美芳/舞蹈影片導演:吳佳明

母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種身份,也是女性生命最重大的轉折與變革。本計畫邀請曾經合作過並已成為母親的舞者們再度合作,透過一同的分享、討論,將母親的喜怒哀祟、幸福失落的種種況味,搬上台面,共譜一段關於母性、關於女性、關於人性的生命處境之探討。

本計畫是編舞者吳碧容身為人母後,睽違四年重新回歸創作,藉由「母親」這個具有自身與共通性質的題材,尋求創作孕育於生活之體現,同時邀請紀錄片導演吳佳明參與,將參與者訪談結合現場演出,讓舞蹈的抽象符號具體於心境與意義之中。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