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

阮劇團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2嘉義阮劇團秋季製作《金水飼某》|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金水飼某》為阮劇團第二齣改編西方經典劇本的創作,改編自法國劇作家莫里哀作品《太太學堂》。此次作品為阮劇團自2003年草創、2006年正式創團以來,經歷了將近兩個五年之後,透過多年的摸索、嘗試,推出多樣不同風格作品的經驗累積下,第一齣全本台語作品。在《金水飼某》的演出中,回歸到了更多在嘉義這塊土地成長過程中的身體與情感經驗,欲實驗出一種很台、很俗、很南部氣口的戲劇風格。這個氣味既不是京劇,也不是歌仔戲,而是一種不脫自由的表演形式、誇張的視覺與潛意識裡物化女性的喜劇策略。

《金水飼某》的表演風格鮮明,四位演員都有獨樹一幟的表演特性,配合現場樂手鑼鼓點、keyboard演奏,以及舞台、服裝中線條清楚、顏色鮮艷的視覺效果,在100分鐘的演出中,著實為觀眾帶來一個輕鬆、精緻、愉快的觀戲經驗。

這次演出也為阮劇團帶進新的觀戲族群,除了青年觀眾之外,演出現場也出現了許多帶著父母前來看戲的觀眾。由於全台語演出,對嘉義觀眾來說,走進劇場看戲的心理門檻變低,這是阮劇團一直在試著做出的作品,出門看戲並非要到劇場裡進行一個艱深的挑戰,看懂了就是比較「藝術」;相反地,我們要讓觀眾到劇場裡,找生活上的共鳴,透過多變的劇場手法,為觀眾織就出雖短暫卻魔幻的看戲時光。阮劇團此次實驗出了《金水飼某》,這種戲劇形式不同於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也不若台南人劇團台語劇的文雅,嘉義人自有種直率、粗魯與野蠻,一種獨特的庶民氣味。對於一直在嘉義地區嘗試作戲劇創作,欲發掘種種可能的這一路上,《金水飼某》的演出,可作為阮劇團對於此創作形式與方向的階段性成果展現,既是一個階段的告一段落,也應是下一個風格、形式的起點。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新聞稿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