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哈克藝術實驗場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北角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北角工作室「志哈克藝術實驗場」(Gihak ArtLab)計畫簡介

工作室在此(花蓮)居住多年的觀察下,意識到當代藝術在志學發展的潛力,所以我們期待建立一個藝術平台,串連各方資源,讓藝術的影響力在這個地方發生,讓當代藝術的視野進入附近各種場域的產業或生活,成為觸發感覺和思考的另類引擎。

年度經營重點

駐點藝術家工作坊、志哈克小客廳、論壇講座、展覽活動、在地產業連結。

各項成果效益

  1. 駐點藝術家工作坊
    與台灣其他藝術機構合作,邀請國內外藝術家來志學區短期進駐,依據藝術家專長開設工作坊。舉辦四次的工作坊,場域從東華大學課堂到志學街的店家到志學的住戶社區裡以及壽豐的海邊。工作坊的性質四場不一,有從創造力與想像力方面激發民眾思考,有的則是藝術家帶領民眾從日常手工日用品開始進行創作……。參與人數:四場共計約100人。
  2. 藝術座談講座
    邀請藝術家或藝評來到花蓮,在志哈克小客廳分享創作經驗、藝術交流。促進居民和學生對於藝術的喜愛、進一步的溝通討論。座談的內容很廣泛,從議題探討到藝術家的創作分享,也有針對產業結合做分享。嘗試讓更多民眾接觸藝術、一起交流討論相關議題。參與人數:共約100人次。
  3. 志學地區展覽及活動
    讓藝術家以花蓮志學區域農業、人文、環境、歷史、區域規劃等相關內容進行創作,將創作結果在志學地區展開展覽活動。藉由展覽,刺激當地的想像力及思考,使藝術發展及展覽在此地成為常態。2020藝術創作計畫,藝術家吳尚洋來到志學地區進駐一個多月。在進駐過程中,時常在志學地區觀察,如志學街、農業區、吳全考古區等。藉由藝術家的觀點去看志學,雖然是外來者的角度卻也是給當地帶來了新的思維,過程中藝術家與當地居民的互動、當地環境的體驗,有形無形中都帶給藝術家更多的刺激,也給在地居民帶來一些碰撞,都學習著適應彼此之間的差異。觀看展覽以及參與人數約15人。
  4. 在地產業連結
    無論辦理講座、工作坊、創作計畫等,連結農業、自然生態等在地產業及專家。辦理座談時,會分散在志學及花蓮地區,地點座落在志學店家、咖啡民宿業者。辦理鰻苗主題時,則連結在地漁業及專家。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北角工作室

立案日期

2016/05/26

負責人

李德茂

團體簡介

團體簡介:

北角工作室2016年成立於花蓮,創辦成員為視覺藝術家、資訊網路工程師。基於花蓮豐富的天然及人文環境,期待以藝術優先,提供一個平台,讓當代藝術的流動性更頻繁的在花蓮發生,亦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養份。

挪威的北角(Nordkapp),位於北極圈內,是歐洲大陸的最北端,再往前看是一片大海直到北極,因此被稱為世界的盡頭。冬天是永夜,有著絢爛無比的極光;夏天永晝,有著日不落的奇景。在大航海時代,許多探險家都持著要到北角一探究竟的夢想,義大利探險家歷經艱難抵達北角後寫下了一段文字:「就在這兒,我終於走到世界的盡頭……現在,我可以心甘情願回家去了。」

當年,工作室的創辦人曾經到過那世界的盡頭——北角。感受過那永夜,神秘極光的魅力,也有如探險家的精神,輾轉到了被大雪覆蓋的北角,感受大自然的壯麗奇景以及那一份對夢想的堅持。來到花蓮定居後,秉持著探索世界新領域和冒險的精神,希望可以結合藝術和資訊專長,發展出跨領域的工作形式和內容,因此命名為北角工作室。

2018-2020重要活動:

  • 2020,策劃及執行,小城生活─來去菜市仔、有藝市,花蓮市,台灣。
  • 2019,成立「志哈克藝術實驗場」(Gihak ArtLab),花蓮縣壽豐鄉,台灣。
  • 2019,策展及主辦,《「花綵列嶼」斷層藝術節》,花蓮美崙溪畔及璞石咖啡館3F,花蓮市,台灣。
  • 2018,策展及聯展,「又在這裡,又在那裡—2018寶藏巖光節」,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台北市,台灣。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