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蔣昕妤 Banner設計/Yu HSU

在活著的每一天,因為知道歷史不會改變,所以過去就讓它過去;也因為知道當下的努力只有可能改變未來,所以努力往前看。從前的種種都一點一滴的累積成現在的我們,好的壞的都會深刻地烙下痕跡提醒著我們的存在,我們從記憶的片段中習得教訓,選擇避免悲劇或是重覆美好。當人類從胚胎長成人,什麼五光十色與五味雜陳都是生命中的風景,只是太久以前的事情真的會被遺忘,忘了曾經歷什麼、忘了當時的感覺、忘了怎麼被對待,然而當我們與嬰兒、幼兒、兒童相處,那些自己在相同階段的回憶便會如潮水一般襲來,暗示著我們可以怎樣看待下一波生命的到來。

當今的臺灣是全球生育率倒數幾名的國家,相較於過去,現在普遍民眾很難在現實生活中與兒童們有長時間的接觸,然而關於孩子成長教育等問題卻層出不窮的出現在社會版面,相關的問題並沒有因為該年齡層人口數銳減隨之縮減,小眾的議題仍值得我們關注。在藝文界的各種領域,藝術工作者們也都投入自己的專業在不同面相持續關心學齡前後的孩童。

廖苑喻的「寶寶劇場的社會連結—英國摘星駐地觀察」前往蘇格蘭國家級嬰幼兒早期藝術及教育組織摘星(Starcatchers),透過實地的訪查親身參與專為0~5歲的嬰幼兒及其照顧者發展的高品質展演和創意體驗,該組織目標是確保嬰幼兒能藉由現場表演和藝術體驗找尋靈感,所有體驗都以孩子為主要出發點作為考量,並將參訪經驗帶回來分享給從事學齡前教育的工作者們不同的刺激。両両製造聚團的「2022台灣寶寶劇場藝術家平台計畫」關注臺灣近年幼兒劇場相關的發展,有感於各地對於嬰幼兒劇場充滿好奇與興趣,透過主題式論壇與寶寶大人工作坊,開展寶寶劇場在社會實踐上的意義與重要性。陳玉金的「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與興起史論(1945~2016)」爬梳了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臺灣戰後經濟、政治與教育政策關鍵發展之影響,以此為史觀分期成四個階段,論述戰後臺灣兒童圖畫書的發展。林慧如的「嬰兒塗鴉Toddler Scribbling」結合啟蒙塗鴉、科學實驗與理論,出版一本引導嬰兒期塗鴉的專書,提醒我們重視嬰兒自由的創作表現,在三歲關鍵期來臨之前,有效地提升嬰兒大腦的發展。《孩子們》的創作者陸孝文和被攝者劉國正同為國小的藝術老師,面對學生們風暴式的成長,試圖理解他們心理在想什麼,影像時間軸橫跨25年,透過油畫描繪和影像敘事的交錯,創造出一個寫實再現的形式,多年後再次展開與孩子們對話的旅程。

都是以寶寶作為起點長到現在的我們,兒時的記憶都正反向交織著生命經歷形塑了現在的自己。如果有機會與孩童們相處,應該如何對待他們?可以怎麼與那個階段的生命共處?即便我們都經歷過,但在換了一個視角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直覺可以與初來乍到的靈魂溝通,或許從藝術領域能找到不同的視野,提供我們透過其他的媒介與寶寶們相處。即便臺灣將面臨的是超高齡的社會人口組成,也別忘了與新生的生命相處或許可以帶來重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