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至今,口罩似乎成為人類的第二層皮膚,脫下口罩呼吸不經過濾的空氣,反而覺得有些陌生。在感官歷史研究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於其著作《惡臭與芬芳》中,提到十八世紀末法國衛生條件逐漸改善之後,人們對氣味的認知及詮釋如何隨之變化,又是如何將各種氣味連結不同的社會意涵。感官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起點,穿上誘惑的香水、傾注記憶的紋身、或是探求刺激的佳餚,人類在舉動之中勾勒出世界的模樣。
屬於氣味的文字異常稀缺,因此或許對於作家來說,氣味的描寫是獨具吸引力的考驗。去年(2022)年底甫出版第二本散文集的林薇晨,在其首本著作《青檸色時代》中,時而將泰式餐廳服務生身上的千萬辛香,形容成「周身披褂著的珠光寶氣」;時而將換季時噴嚏不斷的過敏體質,轉念為率先偵測環境變化的啟示。以迷人文字刻畫各種知覺、記憶與逸想成形的時刻。
相較於氣味,關於聲音的文字倒是不少,溪水潺潺、鳥鳴啾啾、樹葉沙沙,聲音彷彿能在文字的世界裡自成一格。法籍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則以聲音敘事,耗時數年採集臺灣東北部山林間的聲音、訪談熟悉當地生態環境的人物,將該時空下的萬籟聲響,聚集為與回看工作室合作出版的《福山,太平山》,交會自然與生機於你我耳裡。
曾有評論將塞尚對現代藝術發展的影響,與他的視力變化連上關係。直到現在,人類對視覺的依賴、甚或信賴更是有增無減。陳寬育長期關注影像評論,他在「攝影影像評論的研究與書寫計畫」裡,針對以攝影為題的評論文章,進行再評論與書寫,他稱其為對話式的藝評。內容涵蓋戰爭攝影、街頭攝影、動物攝影、廢墟攝影等,討論多種分析攝影的視角,使此單純倚賴視覺經驗的創作形式重回藝術評論的聚光燈下。
亞紀畫廊亦長時間致力攝影研究與展示推廣,則在去年(2022)推出攝影大家「石內都 個展」。石內都出生戰後日本,他的攝影始終圍繞著人的身體,記錄歲月與干戈在皮膚上的刻痕(皺紋與傷疤),或是那些曾附著於皮膚的遺物(口紅與衣服),藉由視覺引發觸覺感受,以及隨之而來包覆全身的情緒與疼痛,再次說明攝影是關於空間與時間的藝術。
味覺是瀰漫著社交性的,人們選擇聚餐慶祝、選擇供奉食物以表虔誠。策展人許峰瑞在展覽「『DisOrder Exhibition/in Order』展.歐德.展」中,巧妙地以鳳甲美術館、歐德傢俱店兩個不同性質的空間作為展場,納入黃博志延續《五百顆檸檬樹》的檸檬酒,以及張恩滿瞄準料理之於文化認同的《蝸牛料理影音訪談計畫:台九線篇》等作品,觀眾的味蕾成為關鍵,得以親自品嚐飲食文化裡的故事。
而在陸續放寬、解除口罩配戴規定的此刻,人類的感官知覺仍與疫情開始之前相同嗎?錯綜復雜的外在刺激,造就生命輪廓與厚度的累積,如果我們足夠細心,或許每回感官上的相遇,都能成為下一次的新奇。
文編/錢思穎 Banner設計/Dyin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