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之聲》線上平台計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攝影之聲》是一份影像文化獨立刊物,自2011年創刊以來,致力探索攝影的文化、歷史與思潮,並持續推動影像閱讀、書寫和研究。在長期投入實體內容編製出版所累積的成果上,本計畫旨在擴展《攝影之聲》網站平台,增進《攝影之聲》的線上內容與綜效,建立起一個以攝影暨視覺文化為核心、關注藝術創作實踐、影像/視覺文化論述、研究與出版的資訊網絡專門性平台,進而擴大國際視野與公眾推廣。《攝影之聲》網站以「文化、藝術、歷史」為主要方向,除關注台灣攝影與影像文化發展,同時也引介國際攝影與視覺藝術脈動,提供視覺藝術展演訊息與當前議題的深入探討、藝術家和研究者的訪談介紹、藝術文化評論及國際學者論述之中文譯介等。本計畫亦特別著重台灣新進藝術家之特寫,同時提供聚焦於攝影、錄像等影像/視覺藝術的國際展覽評介,以及影像文化論述書籍的最新出版情報,使《攝影之聲》成為視覺文化領域的主要內容平台。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影言社有限公司

立案日期

2011/06/07

負責人

李威儀

團體簡介

影言社自2011年起發行影像文化刊物《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致力探索攝影的文化、歷史與思潮,持續推動影像閱讀、書寫及研究,並同時出版影像論述叢書,是台灣少數專注於攝影與視覺文化論述領域的獨立出版單位,曾多次獲頒文化部「金鼎獎」各類獎項。

- 出版《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藝術史學家約翰.泰格(John Tagg)洞察攝影所潛藏的種種權力機制,以及隨之建立的意義生產與真相體系。書中檢視「攝影史」的隱晦面,論辨自十九世紀以降,「攝影」如何在資本主義與政府職能的擴張下急速發展、如何形成綿密的社會監控與規訓,以及如何為支配階級所需的社會秩序提供服務。作者關注過往未被納入攝影史論的攝影實踐形式,剖析人們習以為常的權力機制──醫院、監獄、警察、法院與政府組織,探查將影像紀錄作為「檔案」與「證據」、進而構築「現實」的各種模式和修辭。本書自發表以來廣受引用與討論,在對攝影的批判性深度解讀,以及對「複數的」攝影與歷史的多樣史觀的開展上,帶來十分重要的思考資源。

- 出版《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為少數批判性反思「攝影史」在台灣的形構歷程之著作。本書論及的影像文獻與歷史場景亦十分廣博多元,從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早期的攝影檔案、圖像繪葉書、寫真帖,乃至風景攝影、俗民攝影、證件照與政治宣傳,探究影像與現實的關聯;同時重訪沙龍攝影、現代主義思潮、紀實攝影與當代攝影裝置在台灣的發展,以及《劇場》、《ECHO》和《人間》等文化刊物時代的關鍵影響,重現台灣影像實踐開拓的各式路徑。

- 出版《東南亞攝影概論》。原英文版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發行,中文版由影言社出版。作者新加坡影像研究者莊吳斌長期關注東南亞的攝影實踐,以及攝影與民族主義和冷戰的關聯。本書收錄他對東南亞十個國家──馬來西亞、印尼、汶萊、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與新加坡──的踏查,以獨立章節呈現各地文化、社會、政治與攝影的歷史連結,並引介眾多在地攝影工作者與藝術家的影像實踐,擴展世界攝影史的亞洲視野。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獲選文化部2021年「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之雜誌類推薦讀物。獲選評語:「1) 品牌精神與價值具時代意義,風格定位鮮明。2) 與社會脈動應能啟發學生對各類主題之興趣。3) 編輯技術(包括美術設計)、內容與企劃主題能反映上數兩者,貼合目標年齡讀者,且不侷限於課業知識範疇。​」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