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如是說
對位室內樂團
對位室內樂團除了持續推廣古典音樂欣賞外,並致力提升古典音樂的精緻度,以及提升演奏水準、專業度!故企畫2010上半年以小提琴二重奏為主軸的「兩琴相樂」,下半年則以弦樂四重奏的編制為主!而對位室內樂團成立宗旨之一為發表國人創作作品,故在「愛琴如是說」委託李元貞創作《火花》弦樂四重奏於下半年巡演曲目之一。
對位室內樂團「愛琴如是說」委託李元貞創作《火花》
李元貞《火花》弦樂四重奏靈感來自於國慶煙火在空中放射的姿態:在高空中綻放的火花,雖然稍縱即逝,但燦爛的那一剎那仍能印象在心中。曲子有很多快速的線條,以及快速切換的和絃。作者的想法是想討論「姿態」的可能性,想抓住那種火花在空中爆射後短暫停留的感覺。從聽覺呼應視覺,呈現在空中的構圖便是由連續爆破與殞滅的火花所鋪陳的,而更有剎那的美感與感歎。本曲的中心樂想,在於呼應這樣的美感與感歎。藉著創造一連串動感的片刻,利用片刻的「聽覺暫留」,呈現藝術與生命情態的形成。
本曲為單樂章形式,長度約10分鐘。本曲的管絃樂法參考煙火製作之「編舞」(choreograph)的性質,賦予本重奏樂團中的個別樂器「編隊」的功能。是故,沒有伴奏與主題等主屬關係,而是透過彼此聲部間的消長來產生和聲、音域、音色等的「聽覺暫留」。 曲式有點像是輪旋曲,包括了不短的高潮段落,最後以安靜的小規模爆炸結束。整首曲子強調動感、和聲部間步調的起落。
本曲在作曲者的創作生涯有幾項意義與標的:
- 替本土弦樂四重奏增加新作
- 作品樂想(musical idea)的邏輯與紋理所呈現的敘事性的強度
- 以感性、人本為創作訴求(而非音樂元素與理論的展現)
作曲家/李元貞
李元貞(Yuan-Chen LI),為臺灣六字級末之年輕輩作曲家,風格強烈而細膩動人。幼時由吳丁連啟蒙作曲與古典音樂,1998年起在臺北藝術大學,跟隨洪崇焜與楊聰賢,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並向李楓學習古琴;2008年取得耶魯大學藝術家文憑,師事Ezra Laderman、Martin Bresnick等人;2009年度獲得芝加哥大學入學許可及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學位,師事Sulamit Ran、Marta Ptaszynska。20歲時即以《葬》不尋常的配器與風格使她受到作曲界的關注,而2003年在「東京2003年亞洲音樂節」(Asian Music Festival 2003 in Tokyo)所首演的大型管絃樂《春日醉起言志》更顯示她卓越的管絃樂法與想像力。而近年的室內樂作品《間奏曲:參》納用古琴,轉化戲曲聲韻至室內樂,展現她對東方傳統音樂的關注。並在其寫作中增加肢體、念唱或演奏場域等表演元素,開發音樂與場域間的趣味。
作品獲選發表於2001年關渡新創新聲,連續03、04年度兩廳院主辦之啟動臺灣的聲音,日本東京2003年亞洲音樂節,05、06年度許常惠文藝基金會之青年作曲者傑出作品音樂會與制樂小集、十方樂集十週年慶擊樂嬉遊祭、耶魯大學New Music New Haven系列音樂會、07年Norfolk Chamber Music Festival、柏林Soundbridges: New Music From Taiwan,兩廳院台灣新銳作曲家聯展、08年紐約Concert Artist Guild、08-9新英格蘭Composer/Pianist Concert Series、09年海峽和平交響樂團音樂會、北京國際古箏音樂節、Thailand International Saxophone Conference等等。作品已收錄並出版於《台灣現代箏樂集一》(采風)、《台灣現代音樂三》(十方)、Formosa Caprices(Griffin)等。重要作品與榮譽有《葬》獲慈濟藝術獎學金、《春日醉起言志》獲亞洲作曲家聯盟之許常惠紀念獎、《間奏曲:參》獲2005年度教育部文藝獎室內樂首獎,並在留學期間獲Jacob Druckman獎學金,Ezra Laderman Prize、Rena Greenwalk Memorial Prize等獎項,以及2010年度西提藝術村的駐村作曲家。所接獲的委託,包括十方樂集、采風樂坊、國家交響樂團、國家實驗國樂團、Norfolk Chamber Music Festival,以及演奏名家如楊千瑩、莊孟勳、胡志龍、黃好吟等。
李元貞近年來在專業的表現,除了創作,亦包括講習與推廣,題材包括傳統樂器與音樂的再創造,古詩與文學作為音樂創作的靈感等。她在 2008 年被推舉為校園創意詩作班(Cedarhurst School)譜曲(Out Reach Project Composer),其無比的熱忱與創意,獲得老師的佳評與學生的喜愛。她的作品自2004年起,即受學者與研究員的注意,現有的評論與研究論文可見於表演雜誌、繞樑、以及傳藝月刊,見連憲升、許雯婷之論壇論文以及葉娟礽的碩士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