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詹季宜 Banner設計/王景銘

2019年這一年,是達文西冥誕500週年,六四事件30週年,人類登陸月球50週年,柏林圍牆倒下30年……,透過各地紀念歷史週年的活動與紀錄報導,讓人彷彿重回歷史現場,昨日歷歷在目。

本期的「藝點報報」即以「歷史」為主題,特別關注的是,近年透過藝術團體所自發性進行的歷史紀錄行動。並進一步探問:什麼成為了重新探勘歷史的契機與動力?如何著手、以及留下了什麼樣的歷史紀錄形式與文件檔案?又各自有何特殊性?他們如何進一步向公眾公開檔案資料與運用?藉由這些留下或產出的歷史紀錄,我們可以推進甚麼樣的未來?

首先,90年代後期在臺灣各地相繼成立的藝文替代空間與藝術團體,至今已歷時超過20年。其中的「新樂園藝術空間」於1995年成立,為迎來20週年,2013年即開始進行該空間歷年成員及外部相關評論人、策展人及學者的口述歷史研究計畫。其透過大量訪談及影音紀錄,得以呈現藝術家各自的思辨內涵,並尋求有關對替代空間歷史的新揭露,使能補充及運用於台灣當代藝術史的研究。其後於2016、2017年策辦「新樂園20年紀念展」及巡迴展,展出相關影音紀錄及新樂園成立以來的歷史文件、檔案與作品,持續對話的交流。

「非常廟」藝術家團體於1997年成立,2006年創辦「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同樣做為「一個時代的見證者」,「VT本身的轉變與轉進,某種程度亦反映了台灣藝術這二十年來的各階段特質」。其於2017年20週年之際,推出「『非常時期』-VT二十週年小品展暨新書發表」,其中所出版的《台灣當代藝術與非常廟藝文空間》一書,是以該團體與藝文空間的發展史作為觀察臺灣當代藝術發展史的樣本,除收錄專文及訪談,更整理出VT歷年重要大事紀與展覽。VT另外並透過「台灣當代藝術近況調查研究-以非常廟為脈絡」計畫,嘗試進行「台灣當代藝術團體年表」及「台灣替代空間年表」的繪製,作為初步建構台灣當代藝術史的書寫基礎。

而作為台灣少數運用民眾戲劇的訓練方法暨理論系統的「差事劇團」,以及作為在台灣長期耕耘接觸即興的主要推廣團體「古名伸舞蹈團」,則分別於2017年出版《路有多長:差事劇團二十週年紀念文集》、2018年出版《無動不舞—解密接觸即興、漫舞四分之一世紀》與兩部紀錄片《解密接觸即興》、《漫舞四分之一世紀》。差事於2016年舉辦「差事二十,路有多長?」系列回顧講壇活動,並以專書收錄差事劇團團長鍾喬、文化/文字工作者、劇團成員等32篇文章,以一貫的思辨與文化行動方式,反思與凝視民眾戲劇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古舞團的紀錄片製作,則聚焦呈現接觸即興的概念技巧及在台灣的發展歷史,及以該舞團為主的包含25年來接觸即興在台灣的重要歷史鏡頭:工作坊、身體訓練以及實踐者訪談等,是台灣當代舞蹈發展史的一個切片與歷史紀錄。

除此之外,為紀念作曲家戴洪軒逝世20周年,戴氏的後代重新整理其手稿、信件、報章連載、樂譜,修復其早期音樂錄音及影像,同時策劃《狂人之血-戴洪軒音樂.文學·劇》演出到出版《狂人之血:戴洪軒談樂錄》及影音光碟,過程為集音樂界葉綠娜、魏樂富、李欣芸,劇場界楊景翔、莫子儀、陳武康及影像工作者鄭有傑等跨界專業者的協助。戴洪軒所留下的音樂與文字曾經在年輕藝術家身上發生實質影響,其相關作品發行更期待能繼續引發年輕一輩的迴響。

或許是面對臺灣世代歷史記憶斷裂的焦慮,或為釐清自身定位及留下走過的經驗資產,這些搶在歷史記憶消逝之前所付出的紀錄行動,想必需付出大量時間與人力的投入,尚須面對文件檔案保存等難題,但所幸有這些紀錄,使得當我們回頭探勘歷史時不致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