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吳孟軒(舞評人) Banner設計/唐唐

藝術與地方,一直是當代藝術社會實踐的一組關鍵詞,無論是文建會時期以降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或近年時興的地方創生,以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各地藝術節慶,藝術社群如何思考地方、如何與地方對話與互動,是每個實踐者皆需回應的重要問題,而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中的「常態補助成果—藝文環境與發展」,則相當程度地反應了近十年來全台藝術社群在地方如何行動的光譜。

在此光譜中,大致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焦點;首先,是致力於建立藝術與在地社區的關係:例如高雄的南熠樂集,便曾策畫「跨蝦米藝術節-跨領域藝術協作實驗平台3年計畫」,其將藝術節作為表演藝術跨領域的創作平台,希望將年輕藝術家帶進鳳山,以節目展演、文史導覽、百工百藝工作坊等方式,串聯表演藝術工作者與鳳山在地社區。位於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的藝文職人工作室,則透過201620172019「【cepo’者播  藝術村】藝文環境創造計劃」,除了舉辦工作坊與藝術家駐村,也特別開發文化產品、經營藝文空間、建置候車亭,引發當地老人、孩童、工班等各個社群參與藝文活動的動機。位於立霧的立霧工作坊,一方面經營國際合作,例如與新加坡當代藝術藝廊Latent Space進行交換聯展與策展、出版《依附》中英文雙語刊物,一方面則進行在地深耕與藝文教育,例如與在地國中小、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花蓮兒童扶助中心、慈濟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單位,合作藝術家工作坊、邀請看展、講座分享等。另外,也有從研究角度切入探討藝術與社區的計畫:篤固工作室曾進行《藝術進駐了沒?─以花蓮港口與台東都蘭兩社區為例,試探藝文發展與社區的關係》研究,以花蓮港口部落與台東都蘭部落為研究標的,探問社區居民如何看待所謂的「藝術介入」,以及如何與進入社區的藝文工作者產生連結。

另一種方式,則是企圖在當地形成藝文社群,並以此提升當地居民對藝文的興趣與認知:例如從蘆洲、關渡一路回鄉落腳彰化的藝樂肆貳行,便透過「instant42X彰化藝術平台計畫」,將「instant42」空間作為青年藝術的培育基地,運用工作坊/講座、空間經營、學生策展計畫、藝術實習與就業計畫,創造在地美學教育的推廣交流平台。位於臺南的「聽說聲音工作室」,則以聲音為主軸,進行201720182019「聽說 Studio 聲音藝術教育展演3年度計畫」,藉由聆聽與討論各國實驗音樂與聲音藝術、國際表演/聲音藝術家邀演、舉辦徵件活動與創作營,企圖在中南部建立實驗音樂的創作與聆聽社群。同樣位於台南的「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則透過「『草苞實驗室』—工作坊平台計畫」,邀請視覺藝術、建築、工藝、聲音創作、肢體和劇場等藝術家,將個人創作思維與專業知識,轉換成兼含實作與思辨的工作坊,以創造藝術家與大眾、社會組織、教育機構、企業之間的對話。花蓮的好地下藝術空間,則以作為花蓮專業攝影教育平台為目標,透過「『好地下藝術空間』攝影專業服務平台第三年經營計畫」,建置攝影展覽空間、舉辦攝影展覽與討論會/講座/工作坊、國際藝術家邀展與駐村、專家導覽,以此凝聚在地攝影社群,並拓展大眾對攝影的想像。台東的洄廊工作室,則以「空間與感知」、「媒材跨域」、「時現」作為經營主軸,在「醒醒——東台灣身心探索與表演性藝術發展交流」「洄廊——東台灣身心探索與表演性藝術發展交流」計畫中,舉辦展覽、跨界表演,並邀請國內外在視覺藝術、舞蹈、劇場、聲音藝術、身心學、社會行動主義等跨領域的創作者,在此做駐村創作、論壇及工作坊,同時挖掘台東當地的新興創作者與環境工作者。位於都蘭的大間構造場,則透過「台東『都蘭糖廠』藝文聚場建置計畫」,建置與營運「煙囪聚場」,舉辦常態的音樂展演、主題市集、工作坊等活動,並提供展演相關諮詢與媒合,以此聚合都蘭地區的藝文創作者,以及對東海岸藝文發展感興趣的相關工作者與機構。

在此當中,比較特別的是「臺南藝術公社」,其較是在上述兩種方法中進出,從在地連結出發,同時意圖面向更廣義的公眾:在「臺南藝術公社ACT東亞對話網絡服務平台計畫」中,臺南藝術公社一方面與臺南當地獨立藝文空間合作策展,並進行台南市水交社的社區歷史調查、「友境的交陪:民間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對話」田野調查,另一方面則以翻譯與出版為媒介,例如與東京《ArtBridge》雜誌交流、翻譯出版「交陪」雜誌、建置公共免費中英雙語網路當代藝評期刊、出版中英雙語台灣當代藝術評論書籍等,創造更廣義的連結與影響。另外,臺南藝術公社既鼓勵成員的個人展演與策展,讓展演朝向社會擴延,成為新的公眾,同時也執行橫跨多個專門領域的硏究調查,企圖將其豐碩的成果作為政策提出,形成新的公共資源。

藝術與地方的關係總是千絲萬縷,只能不斷在實踐中反饋,找尋最適合的互動方式,也因如此,這些進入地方的藝術社群與平台,可能會因各種原因暫停營運或計畫終止;然而,從此檔案庫可看到,臺灣各地藝術社群是如何多面向的理解地方,以及如何以彈性、多變且各具策略的方法,尋求並擴充與地方的互動。新的路徑與思維便在此當中迸發,累積出藝術與地方的關係圖譜,而這個圖譜在下一個十年會如何衍生,將值得我們繼續關注。